受鈷價持續高位影響,國內四大鈷業公司上半年凈利大幅上升。
寒銳鈷業(300618.SZ)8月28日晚間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收15億元,同比增長204.42%;凈利潤5.29億元,同比增長288.97%。
寒銳鈷業將業績增長的原因歸于,鈷產品銷售收入的增長以及產業鏈的拓展。
與去年同期相比,寒銳鈷業的鈷粉銷售收入同比增82.3%;鈷精礦產品收入同比增長近兩倍;鈷鹽產品收入大增十倍以上;電解銅收入同比增76.62%。
為拓展上游鈷礦資源,寒銳鈷業位于剛果邁特的5000噸金屬量氫氧化鈷生產線,于2017年投產,已產生效益;年產3000噸金屬量鈷粉生產線和技術中心建設項目,正在進行土建施工。在科盧韋齊投資建設的2萬噸電解銅和5000噸氫氧化鈷項目,處于設備購置階段。
生意社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鈷價持續上漲,MB低品位金屬鈷價從年初35美元/磅,上漲至4月末43.7美元/磅。隨后逐步回落,6月底,MB低品位金屬鈷價格跌至39.7美元/磅,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處于高位。
截至6月30日,國內金屬鈷價格為52.85萬元/噸,較月初下跌12.57%,較去年同期上漲32.01%。
洛陽鉬業(603993.SH)認為,鈷價上升是基于對電池板塊穩定需求的良好預期,與對電動汽車行業的樂觀預測相關。二季度后期,鈷價在經過近一年半的增長后出現疲軟,主要歸因于臨近歐洲暑假消費淡季,鈷產品進貨放緩,以及中國汽車補貼政策出現轉變等。
上半年,洛陽鉬業的營業收入為140.60億元,同比增20.63%;實現凈利潤31.23億元,同比增273.89%。其中,銅鈷板塊實現營收84.66億元,同比增長25.22%,是其除鉬鎢板塊外增長最快的業務。
同樣得益于鈷價上漲,華友鈷業(603799.SH)上半年實現營收67.83億元,同比增長79%;凈利潤15.0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3%。
其中,鈷業務在其上半年總營收的占比超過七成,收入為47.86億元,同比增72.6%;實現毛利潤22.9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一倍。
華友鈷業在公告中稱,上半年共生產鈷產品約1.07萬噸,同比增長4%。
華友鈷業也在快速拓展上下游產業鏈。上游方面,其PE527項目銅鈷精礦(含3100噸金屬鈷)已達產;MIKAS4000噸氫氧化鈷(含金屬鈷1200噸)進入試生產;MIKAS二期9000噸氫氧化鈷(含鈷3600噸)項目啟動建設。
在三元材料制造上,華友鈷業上半年自產三元前驅體6988噸,同比增長九成;銷售三元前驅體6383噸,同比增長225%。
上半年,華友鈷業與韓國浦項鋼鐵(POSCO)、LG化學完成了四個合資公司項目的簽約,目前合資公司已注冊完成。
華友鈷業表示,與上述兩家公司合作,將有效整合各企業在三元前驅體、三元正極材料、汽車鋰離子動力電池等方面的技術與市場渠道優勢,為其融入全球新能源車供應鏈體系、拓展國際鋰電新能源材料市場奠定基礎。
另一大鈷資源供應商金川國際(02362.HK)宣布,上半年實現營收8.25億美元,同比增長238%;凈利潤6102萬美元,同比增長684%。
金川國際的營收主要來自采礦業務的收益增加。上半年,其主要產品銅、鈷的價格及銷量均有所提升。
上半年,金川國際的鈷平均售價升至每噸約7.42萬美元,同比上升118%,銷量增加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