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游泳成為了備受廣大市民青睞的消暑、健身活動,不少城市的游泳場館都人滿為患、供不應求。但游泳場所畢竟是季節性人群高度聚集的公共場所,是傳染性疾病交叉感染和暴發的流行易發地,因此游泳池的水質衛生會直接影響游泳者的身體健康。在游泳池水質污染嚴重的情況下,池水里游泳容易引發腸道傳染病、結膜炎、傷寒、傳染性皮膚病及呼吸道疾病等疾病。因此,對游泳池的水質進行檢測工作不能少,關注游泳池水質就是關心游泳者的健康安全。
目前,各地游泳池水質良莠不齊,經常存在細菌總數、尿素、游離性余氯超標的情況。按照GB
9667-1996《游泳場所衛生標準》要求,游泳池水游離性余氯應控制在0. 3mg/L-0. 5 mg/L之間,尿素應控制在≤3.5
mg/L,細菌總數應≤1000個/ml,大腸菌群≤18個/L。為了能夠保證游泳者的身體健康,不少地區的監管部門都對游泳池的水質進行了水質詳查,在水質詳查工作中各種檢測儀器幫了大忙。
細菌總數和大腸菌群都屬于微生物指標,是泳池水質詳查的常規檢驗項目,能夠較為直接的反映出泳池的水質的狀況。監管部門對于泳池中細菌總數的測定可以先使用營養瓊脂培養基對樣本進行培養,之后用肉眼觀察,確定菌落數,最后可以用放大5—10倍的放大鏡檢查,以防遺漏。對大腸菌群的檢測常常采用多管發酵法、濾膜法等,這些方法與國標法一致,檢測過程具有簡單、快速、準確的優點。
除了細菌,泳池內的尿素也是造成水質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之一。泳池內的尿素含量可以采用分光光度計或卡爾費休水分測定儀進行檢測。目前,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快速檢測儀器和試紙,都可以用于泳池中尿素的現場快速測定。衛生部門認為,尿素主要來自于游泳者的分泌物尿液和汗液,隨著夏季泳池客流量不斷增大,泳池管理者必須增加換水頻率,給廣大游泳愛好者提供一個安全、干凈的環境。
還有一項指標就是游離性余氯,它的含量與泳池中加氯量、水溫、pH、日照及有機物雜質等因素有關。監管部門和泳池管理者經常通過余氯測試盒和余氯檢測儀器來檢測泳池內的余氯含量,其方法為DPD法和OT法。與尿素不同的是,泳池對游離性余氯的含量有特殊要求,不能偏低,也不能偏高。偏低的情況容易造成泳池內的細菌大量繁殖,促進傳染病的傳播,游離性余氯的含量偏高則容易對人體造成損害。因此控制游離性余氯的含量是泳池管理者的工作之重。
現如今,為了更加精準的檢測泳池內的有害物質是否超標,不少游泳池都安裝上了水質實時監測系統。這個系統基于物聯網模式運行,通過監控探頭、GIS地理信息系統、按約定協議的無線加密傳輸等設備,將游泳池水與互聯網相連接,實時的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一旦水質出現問題就會立刻將水質情況發送給泳池管理者。水質實時監測系統不僅實現了對泳池水質的智能化識別,還讓泳池管理人員真正實現了對水質的遠程實時監控,以及讓游泳者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到該泳池池水的余氯、濁度、pH值等指標。在此我們也祝愿游泳者們都能在干凈、衛生的池水中盡情暢游,度過一個涼爽而美好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