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日前在北京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快速增長,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寬松,電力清潔低碳發展趨勢明顯。《報告》預計,2018年下半年用電量增速將比上半年有所回落,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將高于年初預期,超過2017年增長水平;全年新增裝機1.2億千瓦,年底裝機容量達到19億千瓦;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部分地區迎峰度夏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偏緊。
電力消費呈現新亮點
《報告》顯示,上半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3.2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4%,增速同比提高3.1個百分點。
《報告》認為,今年上半年我國電力消費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制造業用電量平穩較快增長。制造業用電量1.6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3%。從幾大類行業來看,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類行業用電量快速增長,其中,汽車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金屬制品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醫藥制造業6個行業用電量增速均超過9%。傳統高載能類行業增速總體回落,四大高載能行業合計用電量增長5.1%,低于制造業平均水平,增速同比回落3.3個百分點。
二是用電量結構延續優化調整趨勢。根據三次產業最新劃分標準,第一、二、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比重分別為1.0%、69.2%、15.7%和14.1%。第二產業比重降低1.2個百分點,其中四大高載能行業比重同比降低1.2個百分點。
三是用電量增長動力持續轉換。第一、二、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對全社會用電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1%、56.5%、23.4%和19.0%。第二產業貢獻率同比降低11.9個百分點,其中,四大高載能行業貢獻率同比降低13.7個百分點,降幅超過第二產業,主要通過高技術和裝備制造業貢獻率提高來彌補。拉動電力消費增長的動力延續從傳統高載能行業向服務業、居民消費、高技術和裝備制造業等轉換的趨勢。
四是用電量增速西高東低。全國31個省份用電量均實現正增長,分區域看,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7.7%、10.4%、11.9%和9.6%;分別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3.7、1.9、3.2和0.6個百分點,東部地區用電量增速雖低于其他地區,但由于其所占比重較高,拉動率居各地區首位。
電力清潔低碳發展趨勢明顯
《報告》認為,今年上半年電力供應主要特點有:
一是發電結構綠色化轉型持續推進,非化石能源發電新增裝機比重創新高。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5211萬千瓦,同比增加160萬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新增裝機3827萬千瓦,占新增總裝機的73.5%,為歷年新高;其中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2581萬千瓦,約占總新增裝機的一半。
二是水電發電量低速增長,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發電量快速增長。并網太陽能發電、風電、核電發電量分別為817億、1917億、1300億千瓦時,同比分別增長63.2%、28.6%、13.1%。
三是風電、太陽能發電等設備利用小時同比提高,不合理棄風棄光問題繼續得到改善。
四是跨區和跨省送電量快速增長,清潔能源持續大范圍優化配置。
五是電力燃料供應偏緊,煤電企業經營形勢仍然較為嚴峻。上半年,電煤以及天然氣供應均存在地區性時段性偏緊情況,少數地區供需矛盾較為突出。電煤價格總體處于高位波動態勢,明顯提高了國內企業采購成本。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當前全國火電行業資產利潤率僅0.3%,火電企業虧損面仍接近一半,部分大型發電集團煤電和供熱板塊持續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