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568元/噸,環比上漲1元/噸。從環渤海6個港口交易價格的采集計算結果看,當期,24個規格品中,價格上漲的規格品數量有10個,價格持平的規格品數量有14個。
業內人士指出,促成近期煤炭價格企穩回升的主要因素是:
前7個月全國退出煤炭產能8000萬噸左右。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經濟運行調節局局長趙辰昕表示,2018年,鋼鐵、煤炭、煤電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積極有序推進。1月份~7月份,全國退出煤炭產能8000萬噸左右,完成全年任務1.5億噸的50%以上;壓減粗鋼產能2470萬噸,完成全年任務3000萬噸的80%以上。鋼鐵、煤炭、煤電等行業產能利用率明顯提升,供求關系顯著改善,企業效率持續向好。今年上半年,鋼鐵、煤炭、電力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率分別增長93.4%、18.4%和28.1%。趙辰昕稱,經過產業重組整合,煤炭企業集中度和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目前從事原煤生產的規模以上企業比2015年減少33.6%,戶均產量提高8萬噸左右,現代化煤礦的數量明顯增多,智能化開采得到推廣。
電力生產繼續較快增長。7月份,全國平均氣溫較往年同期偏高,甘肅、湖北、吉林、遼寧、山東等地多發極端高溫天氣。受工業用電需求旺盛和持續高溫影響,發電量迅速攀升,7月份發電6400.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7%;日均發電206.5億千瓦時,比6月份增加21.5億千瓦時。1月份~7月份,發電量同比增長7.8%,比去年同期加快1.0個百分點?;痣娫鏊儆兴芈?。7月份,火電同比增長4.3%,增速比6月份回落2.0個百分點。
價格季節性錯后上漲。盡管今年夏季用煤高峰低于市場預期,但煤炭消費旺季特征依舊顯著,據秦皇島煤炭網監測數據顯示,自7月下旬開始,六大電力集團沿海電廠日耗基本處于80萬噸以上水平。旺季用煤現象猶在,而價格季節性上漲動能卻未能得到釋放,在新一輪采購周期下,價格出現季節性錯后上漲。
7月份煤炭進口大幅增加。據國家統計局消息,7月份,原煤產量同比下降2.0%。1月份~7月份,原煤產量19.8億噸,同比增長3.4%。7月份,煤炭進口2901萬噸,為2014年1月份以來最高點,同比增長49.1%,比上月增加354萬噸。1月份~7月份,煤炭進口1.7億噸,同比增長15.0%。
國內海上煤炭運價指數持續上漲。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海運煤炭運價指數顯示,8月14日運價指數報收于1054.65點,與8月7日相比,上行170.27點,漲幅為19.25%。
業內人士指出,對于下半年煤市的走勢,從需求看,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越來越高,電煤需求將有所增長。但非化石能源對煤炭的替代作用也在不斷增強。從供應看,煤炭有效供給質量不斷提升,鐵路運能也在增加,總體上煤炭市場將保持基本平衡的態勢。長期來看,煤炭有效產能短期難以有明顯釋放,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供需缺口將放大,由此推升煤炭價格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