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是行業立足之本,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基因。推及至儀器儀表行業,標準化工作,不僅規范了儀器行業技術行為,也推動了儀器市場的快速進步。一定程度上,其反映了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綜合實力的強弱。
數據表明,2017年儀器儀表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869.1億元,同比增長16.8%。這意味著在行業標準完善、技術不斷進步、國家政策扶持之下,儀器儀表產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為經濟平穩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
高質量發展的時代主旋律,對我國儀器標準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儀器行業的標準的制修訂工作意義愈發顯著。近日,工信部發布了《腐植酸肥料增效劑》等377項行業標準計劃項目和《半導體器件
第14-2部分:半導體傳感器
霍爾元件》等52項國家標準計劃項目(見附件1、2),公示截止日期為2018年9月16日。如對擬立項標準項目有不同意見,可在公示期間填寫《標準立項反饋意見表》,反饋至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據悉,本次標準制修項目聚焦化工、石化、電子、建材、有色、輕工、紡織、稀土、黃金、汽車等各行各業。包含了各種儀器分析方法的同時,也涉及不少儀器技術規范。這些標準將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科學依據。
377項行標制修計劃公示(部分摘錄)
輕金屬
序號 申報號 項目名稱 完成 部內主管司局 技術委員會或 主要起草單位
年限 技術歸口單位
4. YSCPXT1996-2018 高純鎵化學分析方法 痕量元素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 2020 原材料工業司 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中鋁礦業有限公司
6. YSCPZT1999-2018 鋁土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28部分:氧化鋰含量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2020 原材料工業司 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中國鋁業鄭州有色金屬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金屬
7. YSCPZT2010-2018 高鉍鉛化學分析方法 第7部分:銅、鋅、鐵、鎳、鎘、砷、銻、鉍和錫含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 2020 原材料工業司 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北礦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稀有金屬
16. YSCPZT2021-2018 富鋰錳基正極材料化學分析方法 第6部分:硫酸根含量的測定 離子色譜法 2020 原材料工業司 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國合通用測試評價認證股份公司、國標(北京)檢驗認證有限公司
17. YSCPZT2022-2018 高純鉬化學分析方法 痕量雜質元素的測定 輝光放電質譜法 2020 原材料工業司 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國合通用測試評價認證股份公司、國標(北京)檢驗認證有限公司
粉末冶金
24. YSCPZT2051-2018 鈷鉻鎢系合金粉末化學分析方法 第8部分:氧含量的測定 脈沖加熱惰氣熔融-紅外吸收法 2020 原材料工業司 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廣東省工業分析檢測中心
貴金屬
25. YSCPZT2052-2018 高純銥化學分析方法 雜質元素含量的測定 輝光放電質譜法 2020 原材料工業司 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貴研鉑業股份有限公司、國合通用測試評價認證、國標(北京)檢驗認證有限公司等
半導體材料
29. YSCPZT2059-2018 硅碳復合負極材料化學分析方法 第1部分:硅含量的測定 重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2020 原材料工業司 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廣東省工業分析檢測中心、北礦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等
節能與綜合利用
32. YSJNZT2065-2018 再生鋅原料化學分析方法 第12部分:銦含量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2020 節能與綜合利用司 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深圳市中金嶺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韶關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所
電子測量儀器
40. SJCPXT2185-2018 LCR測量儀通用規范 2020 電子信息司 全國電子測量儀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天津市新策電子設備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儀表試驗所
41. SJCPZT2191-2018 半導體器件 分立器件 中低壓碳化硅功率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規范 2020 電子信息司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55研究所、中車時代電氣等
由上表可知,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離子色譜法、紅外吸收法等光譜、色譜、質譜分析方法位列其中,加快了標準方法的完善步伐。另外,半導體器件、機械設備、電子測量儀、檢測儀等行業儀器設備標準也涵蓋其中。
值得關注的是,有色金屬行業儀器分析方法居多。有色金屬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戰略產業,隨著現代化工、農業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在社會經濟產業中的地位愈來愈重要。建立健有色企業標準體系、不斷提升有色企業標準化管理水平,已成為標準化工作的重要環節。
標準制定日益成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法寶,掌握了標準,就如同掌握了行業制高點。在標準的加持之下,企業將逐步破除各種各樣技術貿易壁壘,穩定和提高產品、服務的質量,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從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