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蔡榮華今日表示,從今年上半年的數據看,雖然面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嚴峻形勢,但我國制造業、服務業發展保持了增長平穩、結構優化、效益提升的良好勢頭。
國家發展改革委今日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關工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近年來在推動振興實體經濟、推動產業創新發展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這些措施成效如何?下一步還會采取哪些措施推動這些方面的發展?
對此,蔡榮華介紹,發展好實體經濟是世界各國都面臨的一個課題,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緊緊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圍繞振興實體經濟、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不斷完善政策體系,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主要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為抓手,加快破除低端無效供給,促進產業進一步優化升級。
蔡榮華稱,從今年上半年的數據看,這些政策措施確實取得了成效。雖然面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嚴峻形勢,但我國制造業、服務業發展保持了增長平穩、結構優化、效益提升的良好勢頭。
第一,增長平穩主要表現在,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增加了6.9%,1-7月份的數據是6.8%,行業增長面不斷地擴大;規模以上服務業增加值增長7.6%,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0.5%。
第二,結構優化主要表現在,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分別達到了11.6%和9.2%,高于整個制造業。有一些產品,比如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產量的增速也是很高的,1-7月份,新能源汽車增長68.6%,工業機器人增長21%,從這個角度也證明產業升級步伐不斷加快。
第三,效益提升主要表現在,上半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利潤的增幅達到了14.3%,高于主營業務收入增幅4.4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達到6.2%,提高0.23個百分點,保持了較好的發展態勢。
蔡榮華稱,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狠抓我們已經出臺的這些政策的落實,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積極優化傳統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努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抓好“五個推動”:
一是積極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緊緊抓住新一輪產業變革的契機,聚焦制造業智能化等重點領域,創新發展方式、消除發展短板,提升發展質量。我們已經制訂發布了制造業智能化等9個領域的實施方案,下一步,重點抓好這些方案的貫徹落實,加強統籌協調,提高實施效果。
二是積極推動石化產業優化布局。石化產業是制造業的重要領域,從產業規模來看,目前我國位居世界第二位。目前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已經發布實施。下一步,重點按照安全、環保等相關要求把布局方案落實好,特別是要支持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獨資或者控股投資,引導新建煉化項目有序進入石化產業基地,推動產業升級和綠色發展。
三是積極推動智能汽車產業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發展,人類社會正在向智能社會邁進,汽車是智能社會建設的一個重要領域。為加快推進我國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我們組織編制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前段時間我們還面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了意見。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推動這個戰略盡快出臺,努力打造有利于智能汽車發展的生態系統和環境。與此同時,將抓緊出臺汽車產業投資管理的相關規定,進一步深化改革、簡政放權,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為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四是積極推動品牌發展。品牌是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今年5月10日中國品牌日期間我們聯合有關方面在上海成功舉辦了中國品牌發展國際論壇和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社會反響熱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舉辦好“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開展品牌價值提升行動,支持品牌和標準化第三方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夯實品牌發展基礎,增強品牌影響力。
五是積極推動服務業大發展。服務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也為提升經濟活力和韌性、促進經濟平穩運行和穩中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撐。下一步,我們將抓緊研究制訂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聚焦薄弱環節加快發展,同時開展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中期評估,及時總結經驗,查擺問題,研究提出改進措施,確保試點工作能夠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