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四屆中國機械工業百強、汽車工業30強正式發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表示,過去一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實現了兩位數增長,總體好于預期。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副主任蔡惟慈認為,機械工業平穩向好但喜中有憂,行業要由大變強必須提高核心競爭力,機械工業百強企業要努力推進高質量發展。
平穩向好喜中有憂
2017年,機械工業發展態勢較好。數據顯示,2017年機械工業重點監測的120種主要產品中,七成以上實現同比增長。其中發電設備產量1.18億千瓦,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2902萬輛和2888萬輛,連續位居世界第一。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形勢愈加復雜嚴峻,我國工業進入提質增效升級的重要關口?!蓖跞鹣楸硎?,1月至5月份,機械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27萬億元,同比增長11.3%;實現利潤總額6053.31億元,同比增長5.81%,增速均比上年同期回落7.5個百分點。重點監測的120種主要產品產量中,同比下降的達40種。此外,文化辦公設備、農機、汽車以及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等行業均呈現同比下降趨勢。
蔡惟慈表示,機械工業發展態勢雖總體向好,產業結構總體呈現升級態勢,在全部工業中占比穩定上升,但平穩發展中也有隱憂。如核心技術原創能力不強,關鍵零部件及材料受制于進口,產業安全存在隱患;“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尖銳,基礎發展滯后于主機,研發創新滯后于加工制造;需求不足、成本上升、效益和效率下行壓力加大,今年增速有下行趨勢。從市場來看,國際上中美經貿摩擦風險劇增,國內優質產品難以實現優價,市場環境不利于升級。
防止高端裝備“空心化”
當前,中國機械工業規模已穩居前列,但高端產品技術水平還有明顯差距,不少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還受制于人,每年還不得不進口3000億美元左右的機械產品。
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仍大量依賴進口,導致我國機械工業的大部分利潤不得不拱手讓人。1月至4月份,機械工業利潤同比增長6.83%,大大低于同期主營收入11.75%的增幅;利潤率僅為6.4%,同比降低0.29個百分點。可見挑戰之嚴峻。
蔡惟慈表示,我國機械工業“產業體系安全”薄弱環節甚多。近期經貿摩擦事件給我們上了一堂深刻的產業安全課,使我們對行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認識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當前,我國主機的供給矛盾已極大緩解,但高端基礎機械和基礎件不足的矛盾卻空前尖銳,不管從哪個角度考慮,都已到了必須解決這一“不平衡”狀況的時候。如果放任關鍵零部件和材料大量依賴進口的局面持續下去,無異于將產業發展主導權拱手送人。
“要將‘固基’作為由大變強的重中之重?!辈涛┐缺硎荆懈叨嘶A產品存在短板的矛盾非常尖銳。“基礎薄弱”是機械工業發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最突出表現。高端基礎機械、高端基礎件決定了整個裝備制造業體系水平的高低?;A薄弱已成為機械工業的痼疾和產業升級的關鍵瓶頸,只有“固基”才能避免高端裝備“空心化”。
蔡惟慈表示,機械百強和汽車30強企業多數是主機企業,希望這些企業不但要加快培育核心競爭力,而且要積極支持配套企業成長,支持關鍵配套領域“隱形冠軍”的培育。只有產業體系的自主能力強大了,我國機械工業“體系安全”才有了保障,由大變強才有希望。
王瑞祥表示,機械工業要重點針對大而不強、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癥結集中發力,堅持創新引領,堅持以國家、行業科技創新中心為平臺,以行業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為骨干,集中針對共性技術、基礎技術、工藝技術等難點,協同攻關取得突破。要緊緊依托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補短板工程,加快促進產學研用密切合作,力爭在關鍵技術與高端、智能、短板裝備等領域取得成果。
推進高質量發展
機械工業百強企業作為行業深入推進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突出代表,是行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中堅力量,是行業發展的重要支柱。蔡惟慈呼吁機械百強企業要努力推進高質量發展。
他表示,機械工業高質量發展有5方面衡量標準。一是較快的優勢品牌成長度,二是較高的經營效益和效率,三是較好的結構和業態模式,四是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五是較好的規模成長勢頭。
中國機械工業能否由大變強,取決于高端機械品牌能否得到用戶認可。蔡惟慈表示,就全行業而言,品牌“優勢”必須與國際同行比較。要制訂計劃,瞄準當前市場供給“不充分”的“短板”產品,像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那樣,啃骨頭、攻難關,將高端產品的“短板”轉變為充分滿足用戶需求的亮點,持續擴大內資機械產品在高端市場的份額,并爭取成為世界級的“隱形冠軍”。
同時,隨著市場需求變化,必須與時俱進調整行業和產品結構。針對大規模建設高峰已過、新建項目與改造工程對機械產品的需求比例發生明顯變化的現實,適時調整主機與零部件行業間的資源配置,提高技術改造市場的供給水平。要抑制過剩產品,增加短板產能,改變高端產品供應“不充分”的局面,并以此實現產品附加值的升級。比如,南京長江工業爐公司依靠對鋁輪轂熱處理解決方案的持續升級而興旺。
此外,機械工業要保持較好的產業規模成長勢頭?!按蟆笔恰皬姟钡臉嫵梢刂?。國民經濟各行各業裝備的提供方——機械工業的增長速度不能低于工業平均增速。多年來,機械工業增速一直快于GDP增速,也快于工業平均水平。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機械工業仍應保持較好的產業規模成長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