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新能源、新材料同屬于清潔技術領域,也均屬于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近年來,國家從產業政策和財政資金方面大力支持清潔技術發展,國內環保產業發展迅速,2017年中國環保產業營收已達1.35億元人民幣,環保上市公司近百家。同時,中國也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產和消費國,可再生能源進入了大范圍增量替代和區域性存量替代的階段,產業釋放潛力仍舊巨大。新材料領域,2017下半年,“重點新材料研發及應用”國家重大工程啟動,將在重點發展七類新材料和公共研發平臺的基礎上,投入大量資金促進產業發展。未來,重點新材料的產業化應用也將創造無限的產業釋放機遇。
根據《2017H2中國清潔技術領域重點政策&投資機構匯編》,2017下半年,國務院、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工信部、財政部等部門累計發布清潔技術領域重點政策45項,涉及各類綜合性政策、法規、規劃、管理辦法、指導意見、技術規范等,政策內容也更加注重從宏觀規劃向標準和評價體系建設、過程監管、項目落地等層面延伸。此外,產業基金和投資機構對行業的關注度也進一步提升,2017H2中國清潔技術領域的總披露投資金額達到220億元人民幣,創下近年歷史新高。
宏觀政策:環保位置更加突出,微電網、儲能提升、重點新材料受關注
2017H2,清潔技術領域新發布的45項重點政策中:環保領域相關政策29項,涉及環境管理、清潔生產、節能減排、污染防治、環?;A設施、資源綜合利用、環保裝備、新能源汽車等多項內容,環境保護位置進一步突出;能源/新能源領域相關政策9項,主要涉及能源管理、光伏、生物質能、微電網等內容;新材料領域相關政策7項,主要是智能制造、重點新材料應用推廣等。
環保政策。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十三五”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水質-六價鉻測定等多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發布,表明國家持續強化環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改善環境質量。2)《半導體照明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關于促進石化產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強長江經濟帶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印發制革等5個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的公告》等政策出臺,將加強對行業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的監管和評價。3)2017年10月,工信部發布《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環保制造行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創新驅動環保行業發展體系基本建成,力爭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10000億元。
能源/新能源政策。1)為推進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并規范微電網健康發展,引導分布式電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納,2017年7月17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推進并網型微電網建設試行辦法》,對微電網的規劃建設、并網管理、運行維護、市場交易、政策支持等作了說明和規定。2)2017年9月22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十三五”期間,儲能產業發展進入商業化初期,儲能對于能源體系轉型的關鍵作用初步顯現。3)2017年9月25日,國土資源部、國務院扶貧辦、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出臺《關于支持光伏扶貧和規范光伏發電產業用地的意見》,明確了光伏扶貧項目及利用農用地復合建設的光伏發電站項目的用地政策。
新材料政策。1)2017年9月12日,工信部、財政部、保監會聯合發布《關于開展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的通知》,對新材料首批次保險機制的主要內容和試點工作安排作出了說明;同時,工信部印發《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給出了三大類材料中多類重點新材料的名稱、性能要求、應用領域等。2)2017年11月9日,工信部發布《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推動建立100家高端智能再制造示范企業、技術研發中心、服務企業、信息服務平臺、產業集聚區等,帶動我國再制造產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
行業投資:清潔技術投資創新高,重科環境獲116億元A輪融資
2017H2,中國清潔技術領域披露投資事件111起,受2017年12月7日重科環境116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這一大額事件影響,2017H2中國清潔技術領域的總披露投資金額達到220億元人民幣,創下近年歷史新高。
重點投資機構。2017H2,參與中國清潔技術領域投資的機構近200家,其中在清潔技術領域披露投資金額超過億元RMB的重點投資機構有15家,包括盈峰控股、弘毅投資、東熙資本、粵民投、金信通達、中金資本等。
重點獲投企業。2017H2,中國清潔技術領域披露獲投企業約80家,其中獲投金額過億元RMB的有14家,包括重科環境、天地人環??萍?、啟迪桑德、中天能源、寧德時代等。
n代表性事件:2017年5月21日,中聯重科發布公告,宣布將出售其全資子公司——長沙中聯重科環境產業有限公司的控股權。2017年12月7日,盈峰控股、弘創投資、粵民投以116億元人民幣收購重科環境,分別受讓51%、21.5517%、3.4483%的股權。
中聯重科已是國內最大的環衛裝備制造商之一,要迅速地從環衛設備生產商向環境治理整體方案提供商和運營商轉變,往往是以巨額投入、較長的投資回收期和豐富的項目資源為條件。重科環境引進有資金、項目優勢的新的大股東,將有助于推動環境板塊第二次騰飛。
此外,盈峰控股從2006年便開始入主A股上市公司盈峰環境,后者正在積極布局環保產業,著力打造國內領先的綜合環境服務商,目前主要業務包括環境監測、環境治理、高端裝備制造等業務。未來,長沙中聯環境產業或有可能被裝入盈峰環境這一上市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