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接到群眾舉報: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私營企業在青山綠水間肆意打硐開礦、幾十個含有重金屬污染的尾礦庫,已經毀掉了他們的農田,污染了當地的水源,而相關部門卻弄虛作假,欺騙督察,掩蓋當地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事實。
當前,國家對于環境保護采取了最大的監察巡視力度,強力打擊污染環境的違法行為,花垣縣百姓的舉報是否屬實?
數萬噸重金屬尾砂庫肆意堆放
按照群眾舉報的線索,2018年5月27日,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來到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在包茂高速公路湖南省花恒縣境內的浮橋坪大橋附近,通過無人機拍攝,記者發現了這樣的畫面?! 「蚱捍髽虻膬蓚葍H有幾百米遠的地方,顯出一片片巨大的白色地面。這片裸露的白色地面至少有近2公里長、500多米寬,覆蓋在原本綠色的田野間,隨著無人機的不斷飛行,在浮橋坪大橋的兩側,我們的鏡頭至少記錄了3個這樣的地方。
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這片如同泥石流般白色東西,就是重金屬污染嚴重的尾礦庫。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在河道管理范圍內,禁止堆放、傾倒、掩埋、排放污染水體的物體。
尾砂是選礦廠在特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將礦石磨細,選取有用成分后排放的廢棄物,尾礦庫就是堆存尾砂的地方。未經處理的尾礦廢渣中,包含大量的重金屬元素、選礦過程中使用的石灰,以及多種化學藥劑?! ∫虼耍瑖覍τ诘V區尾礦的存放和堆積,有著極為嚴格的管控規定,所有尾礦庫必須采取防滲漏措施。但在花垣縣眼前的這些重金屬尾礦庫區里,尾礦無任何處理措施,就這樣堆放在河道邊上、田野之中、山溝的泄洪道上。
在湖南省花垣縣人民政府官網上顯示,根據相關文件要求,花垣縣環保局對全縣2016年12月31日前投建的所有鉛鋅浮選企業進行全面排查清理,并將完成環境保護驗收的鉛鋅浮選企業名單予以公告。
名單顯示,花垣縣下水灣尾礦庫有限責任公司下水灣尾礦庫,完成了環保驗收,這個尾礦庫建在長新村,有7家選礦廠共同使用這個尾礦庫。
已注銷兩年的企業竟通過環保驗收
湖南省花垣縣礦產豐富,各類礦產生產帶來的尾礦庫,最早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三十多年來,因為重金屬污染,尾礦庫經歷了多次關停、整治,又重新生產的過程。從2016年開始,湖南省政府對該地區的尾礦污染,展開了嚴厲的整頓,要堅決防治污染的蔓延擴散。但高壓態勢之下,當地誕生的尾礦卻越建越多,上有黨紀國法的嚴抓共管,各級政府的嚴肅督察,花垣縣為何逆向發展成今天這個大面積污染的現狀呢?
對于環境治理,花垣縣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成績,是縣政府公布最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