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現在,有一些公司仍然喜歡抄襲其他公司的所謂“公司文化”:
因為IBM員工有著必須穿西裝,打領帶的著裝需求,所以我們的員工上班也必須西裝革履。
因為Google面試的時候喜歡用奇葩面試題,所以我們在面試時也需要問一些奇葩問題。
因為阿里巴巴員工都有自己的花名,所以我們的員工也必須有自己的花名。
那么,因為bilibili在搬家的時候請過道士做法,我們是不是干脆也請幾個道士?
在建立公司文化前,我們要思考一個問題:建立公司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是因為用戶需求么?用戶只需要獲得好產品就足夠了。
是因為股東需求么?股東只需要股票大漲就足夠了。
是因為員工需求么?員工只需要按時發工資就足夠了。
不論公司建立什么樣的文化,核心思想都基于一點:讓公司更具有市場競爭力。
因此,我們首先需要分析這個問題: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公司擁有更強的競爭力?
公司的競爭力,往往來源于以下三點:
1、成本領先
最容易理解(也是大家最常用)的競爭方式就是獲得成本領先。簡單的說,就是努力成為該行業中生產成本最低的公司。 因此,壓低成本,盡可能的為用戶提供低價的產品,是這類公司最常見的套路。例如:
浙江溫州,浙江溫州,最大皮革廠,江南皮革廠倒閉了!王八蛋老板黃鶴吃喝嫖賭,欠下了3.5個億,帶著他的小姨子跑了。。。
利用更低成本的勞動力,更規?;纳a方式,更具性價比的原材料等等,成為了這種公司主要目標。
然而,有一點很多公司都忽略了:能成為最低成本的公司只能有一個。因此,如果同時有幾個公司考慮采用成本領先戰略,那么這些公司很容易陷入惡性競爭:
Uber和滴滴的補貼大戰。
餓了么和美團的紅包補貼。
京東和當當爭相降價賣書。
我們可以發現,因為他們的產品相似度過高,因此只能依靠成本領先戰略來打敗其他公司。為了成為“唯一的最低成本的公司”,他們不得不采取降價補貼的方式來獲得更多的用戶。
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獲得更多的用戶,卻也提升了他們的成本。因此當他們最終成為“最低成本的公司”,迫使其他公司放棄了成本領先的戰略,他們就會取消補貼,開始進行更有效的成本控制(例如滴滴,京東,摩拜如今減少了很多的用戶補貼)。
那么,如果市場上已經擁有了“最低成本的公司”,其他競爭失敗的公司應該如何做出改變呢?
2、差異化
差異化策略,往往是在成本領先策略競爭失敗后,公司采用的策略。簡單來說,就是提供滿足用戶獨一無二需求的產品。
不同于成本領先策略只有一個公司能夠獲勝,不同的公司可以滿足用戶各種各樣的需求。因此很多的公司都有著不同的差異化方案,例如:
滿足用戶的地域需求:蘋果為不同地區購買手機的客戶均提供當地的維修服務。
滿足用戶的兼容需求:尼康新推出的鏡頭,依然能與其70年代生產的相機很好的兼容。
滿足用戶的通用需求:宜家很多的產品都采用通用化設計,減少了用戶的維修難度。
由于差異化策略往往會帶來更高的成本,因此愿意進行差異化策略的公司,往往也承擔了更高的風險。
那么,如果是新興的中小型公司,應該如何才能保證自己依然擁有競爭優勢呢?
3、集中化
對于那些缺乏高度集成化(成本領先)和技術手段(差異化)的中小型公司,他們可以采取的就是集中化戰略。也就是選擇一般的大公司不感興趣的某些細分領域,專門為這些用戶服務。
這種方案可以幫助新興公司減少投入成本,并且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例如生產自行車配件的Unno公司,他們專注于高端自行車架的生產,因此可以從這些自行車粉絲中獲得高額的利潤。
然而,集中化策略很容易因為其他大型公司開始注重小型市場而崩潰。 例如,在可口可樂還只存在于國內的一線城市時,非??蓸凡捎昧思谢瘧鹇裕阂匀木€城市為主要的用戶群體來推廣。這樣的戰略在初期為非常可樂在初期取得了良好的收益。
然而,隨著可口可樂的市場下沉,非??蓸返募袘鹇跃筒辉僬加懈偁巸瀯?,反而由于可口可樂擁有更加完善的生產線(成本領先),更加豐富的產品類別(差異化),用戶們逐漸拋棄了非??蓸?。
我們依照公司的三種競爭策略,可以區分出三種常見的公司文化特點:
1、謹慎型
對于實施成本領先戰略的公司,他們采用的是謹慎型公司文化:盡可能的保持公司的穩定,減少新變數產生的影響。
由于堅持采用成本領先戰略型的公司,往往都是在市場上取得領先地位的公司,這種公司很擔心自己失去其領先地位。因此,為了規避風險,他們所采取的方針都十分的保守。
這也是我們常常見到的:“大公司尾大不掉,很難創新”的根本原因。很多大公司在新興技術出現后很久,才考慮投入資源進行跟進,就是因為采用了謹慎型公司文化。
因此,謹慎型公司文化往往有以下特點:
專注于公司穩步發展,減少市場方針變更。
專注于降低成本,減少創新方法的投入。
專注于維持當前的用戶群體,減少新型市場的開發。
2、冒險型
對于采用差異化戰略的公司,他們往往擁有冒險型公司文化:盡量開拓新市場,找到能夠更加與眾不同的手段。
這些公司由于在成本領先策略上競爭失敗,必須要利用其他方式來重新奪回領先地位。因此需要采用一些冒險的策略來爭取更多的用戶,獲得更多的機會。
我們經常聽說的“xx公司轉型,開拓新市場”,這種公司就是采用了冒險型公司文化。這種文化很容易讓公司陷入錯誤的市場方向,甚至會讓公司一蹶不振。當然,如果能夠成功,冒險型文化給公司帶來的好處也是巨大的。
因此,冒險型公司文化往往有以下特點:
喜歡追尋新熱點,開展新思路。
鼓勵創新,較為忽視成本。
希望從其他公司挖到更多用戶。
3、專精型
對于采用集中化戰略的公司,他們往往采用專精型公司文化:集中于為一小批用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由于新興公司的用戶群體較少,其他公司不愿意去和新興公司進行競爭,因此利用對用戶的高度關注,新興公司可以獲得更高的回報。
有一些公司在大眾中并不知名,但是擁有一些狂熱的粉絲群體,這種公司就采用的專精型文化。然而一旦公司不再使用專精型文化,就很容易讓那些狂熱粉絲感到背叛。
因此,專精型公司文化往往有以下特點:
提升現有市場的獨占份額。
減少與其他公司的正面沖突。
專注于持續改善當前用戶體驗。 總結:
擁有不同競爭策略的公司,需要采取不同的公司文化重心:
成本領先戰略公司——謹慎型文化
差異化戰略公司——冒險型文化
集中化戰略公司——專精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