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后悔,沒早買,好在現在適合抄底?!?br/>
公車上,我旁邊兩個小哥哥聊起股票時,嘟囔了句。
“前兩周那波行情你吃到了嗎?我買的XX股票一天賺的錢抵得過我一個月獎金。”戴眼鏡的小哥哥難掩激動之情。
“你小子可以啊”,他朋友說,“我才剛炒股呢,以后你多教教我?!?br/>
上半年A股的行情一掃陰霾,雖談不上火爆,但無疑給平躺在洼地許久的股民盆友們一劑雞血??諝饫镫[隱彌漫起“牛市”的味道。
即便眼下從3200點滑到3000點附近,也阻擋不住人們的熱情。
新股民跑步進場,老股民精神抖擻。不止一位朋友向我感慨,錢不夠加倉、賣出太早、以及某天股票帶來的收益遠超過他日薪。
But,這對有的人來說,恐怕不是件好事。
人人盼望春風來,只是目力所及,股市里賺錢的永遠是10%,牛市中的悲劇甚至比熊市更多。
為什么?
01、心態脆弱
我發現,今年來有不少95后的年輕朋友沖入股票市場。有時和我聊起時,他們會突然問了句:“臨公子,哪幾只股票能買?我只要賺點兒生活費就好?!?br/>
賺點兒生活費?大哥啊,你知道僅這點就贏了70%的股民了么?
還有人說,我不怕虧,我知道有風險,我扛得住,我最多都虧過幾千塊呢……
其實我完全理解,大家對財富的渴望,只是人性遠沒有你想象中的理想化。
2007年,中國曾有一次慘烈的股災。前期超過6000點的炙熱場面,幾乎讓所有人以為迎來百年一遇的暴富良機。
是的,人們堅信不疑。
堅信到什么程度呢?
短短一年時間,滬指從6124.04點暴跌至1664.93點,跌幅高達73%。而從高點往下的每一次下跌,都被理解為“機會”。
這樣的“機會”來了不下10次。
低位套牢、盲目補倉……無論是新韭菜還是老韭菜,總有一種收割方式適合你。
什么時候是底倉? 不知道。
真正的底部來臨時,你沒有錢,更沒信心。你只會到處問操盤群里的“老師”,要不要買?要不要賣?得到指令后,快速回復聲:“好的!”
歷史會不會重演? 不知道。
熊市可能一天內轉為別人口中的牛市,牛市同樣可能一天之內徹底坍塌。沒有一個散戶能做到心如止水,再佛光普照、再歲月靜好,一進入大門都是喜怒無常罵爹罵娘。
炒股的朋友或許聽過一句話:
“一根陽線改變情緒,兩根陽線改變觀點,三根陽線改變信仰?!?
所以啊,多數人是用情緒在玩股票嘛。
什么基本面、什么企業財報,都比不過賬戶飄紅帶來的感官刺激。唯一穿越熊牛的,只有“721法則”(即:70%的散戶賠錢,20%的散戶保本,10%的散戶賺錢)。
天朝A股,散戶為主。情緒成為市場最關鍵指標,情緒到了,就是干。
02、誤用場外配資
“我出錢,你炒股”這話聽了是不是很心動?
市場稍一回暖,銷聲匿跡已久的場外配資重出江湖。
我一從不玩股票的同事,接到了配資機構的營銷電話,聊了10分鐘掛上電話轉過頭說,這配資利息挺低的啊,能不能試試?
可配資機構,賺的從來不是你的利息吶。
我先簡單說下“配資”是啥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借錢炒股。借錢不是1:1,而是1-10倍不等。
以最危險的10倍杠桿為例。你有10萬,可從配資機構調動100萬資金,一個漲停下來,10%的收益可將原本賺的1萬翻到11萬。
看起來很爽對吧?
我再繼續說個詞,叫“強制平倉”。
就是當你虧損到一定程度,配資機構將強行終止合作。以某家配資公司數據為例,1:10的配資杠桿,強制平倉線8%左右。
也就是說,只要你虧損了8%,若想繼續下去,只能投入更多保證金。
否則,哪怕你判斷正確,持有的股票觸底反彈來了個漂亮的“V”,一切都與你無關。
因為,你已被踢出局了。
這類案例屢見不鮮。
配資股民孫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的親身經歷,很具代表性。
他用了10倍杠桿,第一次用杠桿炒股賺了幾百萬,原先給家里添置一輛車,結果卻讓他措手不及:因為他發現,過程中只要出現一次大跌,如果超過警戒線10分鐘沒有及時補倉,配資機構立馬強平,50萬元本金瞬間蒸發。
嚇得他把訂好的車都退回去了。
配資的魔性之處在于,它讓你擁有大戶的幻覺,以及高杠桿能收獲“財務自由”的幻想,從而忽視了配資的翻倍殺傷力。
被一刀KO后,配資機構盆滿缽滿,你負債累累。
03、對標錯誤
我周圍許多中年股民,手持幾十萬資金,個個以為巴菲特附體。
兩個明顯的舉動:
1、無論漲跌都能找出理由(當然是事后分析);
2、投擲大量時間精力,研究個股或趨勢。
那么,研究是否有用?
作為巴菲特的老師,享有“華爾街教父”美譽的本杰明·格雷厄姆在《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中表達過觀點:
“專家和證券公司精心預測結果,還不如簡單地擲硬幣可靠?!?br/>
可多數人是不信命的,尤其品嘗過暴漲的甜頭,更認為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如投資大神一般叱咤風云。
你開始將時間無限量地拿去盯盤了,
你開始看大衛·哈維解讀《資本論》了,
你開始看英國脫歐對A股的長遠影響了,
你開始看神仙老師的盤前盤后分析了。
打開新世界大門后,愈發難以忍受眼下996或朝九晚五的工作。
這是最糟糕的情形。
折騰大半天,錢沒賺到,反而浪費時間精力;工作一塌糊涂,卻為了偶爾漲200塊錢歡呼雀躍。
大寫的本末倒置啊。
價值投資大師之所以牛逼,是因為擁有智商、情商、天分、努力等等多種獨特優勢。這也正是為什么全世界只有一個巴菲特,但有無數虧錢股民的原因。
最后
2015年,我一朋友第一次炒股,剛買了第一支股票隔天就賺了1千多。
前所未有的人生初體驗,讓他激動不已,上班時一邊電腦開著小窗盯盤,一邊在各種交流群中,看著群友每天發著賬戶收益截圖,感覺三觀都快被顛覆了。
后來的事情,估計你們都猜到了。
A股幾經腰斬,每次下跌“操盤老師”都讓他抓住良機,直至加倉到沒錢可加,以虧損十來萬告終。
這場景,是不是與前面說的2007年的股災如出一轍?
時至今日,我明白任何警示都扛不住情緒發酵時的熱情,沒有人愿意相信,狂歡不遠處就是危險。
智商不高,野心很大,這是許多普通人都有的毛病。在賺錢這件事面前,誰都希望自己是幸運兒。
股市里有沒有萬中無一的暴富機會? 有。
但并不是說那些機會萬中無一,而是對萬中無一的人來說,它們才叫機會。對于99.99%的平凡人而言,暴富的機會只會是一個個黑漆漆的深坑。
有人可能會說,理想是一定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咳咳,這話的重點是“萬一”,而不是“實現”。
普通人投資,說白了只有3個原則:
1、工作放第一位。
2、不浪費過多時間精力。
3、用余錢投資。
真要想研究個股,不如好好把自己的主業當做一只“原始股”深耕,投入同樣時間,其上漲潛力比普通股票大得多。
我想說的是,做與金錢有關的任何決定,都要弄清楚概率、心存敬畏,而不是想一出是一出,更別輕易試探人性。
無論何時,請記住索羅斯這句話——
“人之所以犯錯誤,不是因為他們不懂,而是因為他們自以為什么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