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問小和尚:如果你陷入到困境。向前一步,是死路。退后一步,還是死路,那你咋個整涅?
小和尚響亮回答:那我就跳到一邊去。
這是個很老很老的段子。
今天咱們應用這個段子,幫助我們做一件事:
——學會拒絕!
——學會拒絕生活中那些無所不在的惡意!
(02)
網名國服第一甄姬的姑娘,她的弟弟被人欺負了。
這是一個善良的男孩子,很有男子漢氣慨,對別人善良到了無以復加。
他去機場接姐姐,司機圖自己方便,把他撂在了半路。
為了方便司機,他步行前往候機樓,結果中途摔倒,摔得臉上手上膝蓋全是血,眼鏡摔飛手機摔壞。
為了司機的一點點小方便,孩子付出巨大不方便。
心疼得姐姐哭到下半夜。
姐姐說:弟弟就是太好說話了。
要學會學會拒絕。
少遭點罪,少受點委屈,少為別人的一點方便付出巨大代價,好咯?
(03)
有個妹子商小略,同樣遭遇了悲憤事件:
妹紙是過敏體質,不能喝咖啡,喝了就要送醫院急救。
偏偏這個沒教養的客戶,非要強迫她喝。把妹子送進醫院,他又反過來怪妹子經不住勸。倒打一靶的功夫爐火純青。
要臉不?
(04)
年輕人進入社會,往往會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惡意。
總會有人絞盡腦汁,強迫你接受對自己不公正的交易。
這種不公正,甚至形成了精致的商業套路:
看看這個圈套有多優美,不要說涉世未深的孩子,縱然是老江湖,都逃不過商家的算計。
人性操控,萬變不離其宗。
商家不過是把現實中人性控制手段,挪為商用而已。
(05)
生活中,總難免遇到這種人。
你花了錢打他的車,他卻想半路就把你撂下。
你明明對咖啡過敏,又或是酒精過敏,他卻一定要強迫你喝,你不答應他就各種捉妖鬧騰,如果他恰是你得罪不起的客戶,那就更以為自己獲得了欺凌特權,越發的強人所難——等到把你送進醫院,他還有得說:我讓你喝你就喝呀?都怪你意志力太薄弱,你這種人性格不好,禁不住勸,以后沒法兒跟你做生意。
強人所難,造成嚴重后果再倒打一靶。把他的惡劣,歸罪于你。
必須要學會拒絕這種惡心人。
學會拒絕,是對自己的最大尊重。
(06)
拒絕那些強人所難、或是不合理的要求,先得弄清楚,你為什么無法拒絕對方?
來看看這個:
這個拒絕,應該說很硬核了。
但是——但是——但是這個拒絕,是居于主動態勢的人,對被動者的肆意輾壓。
就是你無求對方,對方有求于你。你想出來就出來,不想出來,對方無計可施。所以你可以冷,可以熱,可以吼,可以叫,反正你高高在上,對方只有跪舔的份兒。
但如果提出要求的,是手持大單的客戶。他的訂單你拿到,就有得飯吃。拿不到,就只能吃土——你還能這么矜持嗎?
這就是你無法拒絕的原因了。
當對方強人所難、或是提出不合理要求時,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像趕豬一樣,把你趕進死胡同。
——逼你陷入兩難選擇的困境。
愛勸酒的人,最常說的是:你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
同樣的句式,也出現在咖啡過敏體質的女孩客戶身上。他當時說的是:你喝了這杯咖啡,我就相信你是用生命為這筆生意做擔保,不然的話我沒法兒相信你。
看看,你被逼得只剩下兩個選擇:要不喝了過敏物,去醫院搶救。要不就多活兩天,但卻讓對方沒面子。
還有商家的完美圈套,劣質店員故意攻擊你,優質店員牽你入套。你不大量購買轉入反攻,就白白遭受了羞辱。
——不會拒絕別人的人,多是被逼入兩難之地,只有兩個選擇非此即彼。要不選擇被人家傷害,要不選擇自我傷害。
可是親,人生真的就只有兩個選擇嗎?
(07)
陽明先生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
我們遇到的困境,多半可能只是個心理虛像。
認知不足,把自己陷在了里邊。向前是死路,向后是死路——然而現實的人生,從來不是非此即彼。任何時候,一定存在著其它更多的選擇。
如本文開頭的小和尚,你不能任人擺布,要學會從對方營設的虛幻圈套中跳出來。
如何才能跳出來涅?
(08)
你被人逼入死角,只有在拒絕與答應之間做艱難選擇,只能在被人羞辱與自我傷害中做出選擇,是因為你的認知,被對方給降維了。
……啥叫認知降維呢?
就是你的認知,原本是一個三維平面。
一個面上,有無數方向。可上可下,可左可右,可直可彎,可圓可方。
可是被對方精心設計,將你按在了一條線上。
一條線,只有兩個方向。要么這邊,要么那邊。
出租車事件上,就是要么答應司機,半道自己下車,要么發生沖突,大吵一架,強迫司機履行職責。
過敏體質女孩兒,要不喝了去醫院,要不拒絕惹客戶不高興。
進入商店的路人,要么堅決不買,證明劣質店員對你的羞辱是有道理的。要么在優質店員那里買,花錢買回尊嚴。
——原本無限種可能,你卻只能看到兩個。
——這就是認知降維。
你得從這種低維狀態中跳出來,回到現實本身。
(09)
一旦你從對方構設的心理陷阱中跳出來,就知道如何應對了。
無非不過是保護死穴、化解沖突,再建同盟,導入變量,降低損失諸此套路:
保護死穴,就是保護自己的弱點,別激起低劣人士的攻擊欲望。
你喝咖啡過敏,輕易不要告訴不太熟的人。有教養的人會小心的呵護你,但沒教養的人,卻會激生出強烈的攻擊欲望。智力不足人士就是這樣,一旦發現了對方的弱點,就難以控制攻擊欲望。是以武俠電視劇的人物,從不敢讓人知道他的死穴在哪兒,一旦被人知道,這個人就可以退場領盒飯了。
化解沖突,就是解開對方鋪設的非此即彼的死結。
比如對方強迫你喝酒,你不喝就是不給他面子。你先別急著說喝,也別急著說不喝。而是拉著他坐下來,聊些他感覺興趣的其它事兒。人很容易被控制,他把你的認知降維,你就很難跳出來。你把他從低維認知中拉出來,他再回去也不容易。
再建同盟,就是申明雙方是合作關系,而非敵對勢態。
對付那些強人所難的人,無論是想讓你中途下車的司機,還是逼你喝酒的客戶。都是先把他的堅持撂在一邊,強調大家的合作關系。你花錢,他送你到機場,多么簡單的事兒,為啥要把人撂在半路,給雙方制造麻煩呢?
導入變量,就是讓對方知道,他的敵人不是你。
當客戶向你提出不合理要求,就讓朋友幫打個電話,假稱是另一家客戶。先要讓對方知道他的價值沒那么大,他的敵人也不是你,而是競爭對手。再用柔和的語氣,表明你更希望與他合作,因為你欣賞他這個人。最終引導著他,把攻擊的精力轉向不傷害你的方向。
最后一個辦法是反客為主,從你的難題中跳出來,把對方推進去。
出租車司機想在半路上撂下你,執意不送你到指定地點。那么你就退一步,要求在他想停車的地方,再向前行駛八百米,讓他去猶豫糾結。又或是多年朋友找你借兩萬塊錢,你知道他根本不會還,可不借又虧于情義。那就拿三千塊錢送給他,同時說明自己沒有兩萬塊。讓他面對你白給的三千塊,拿了吧,三千塊遠達不到他的期望值,他還欠了你的人情。不拿吧……一旦對方陷入糾結,就無暇跳出來給你挖坑了。
(10)
你遇到的所有問題,都是人家針對于你的弱點,為你量身定做的。
一旦你知道如何化解,就再也不會遇到了。
除了生老病死,世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但有很成問題的人,他們認知上的缺陷,會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因而要為這種復雜支付高昂的成本。諸如那些學不會拒絕的人,以及那些強人所難的人。不會拒絕的人只要學會拒絕,就會獲得機會。但習慣于強人所難的人,卻面臨著更艱難的突破。
人生成長,總是要付出點代價的。誰年輕時沒遇到過幾個人渣?經歷過壞的,才知道好的價值。經達了繁復的艱辛,才知道簡單的輕松。這就是所謂的做減法,把那些純粹性消耗我們的人,從我們的經營圈子里打掉。讓那些強人所難之人,在我們面前不敢放肆。這個過程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起初感受到低劣社交的痛苦,而后從低維度的認知中走出來,輕松應對這些爛人。伴隨著你的認知明犀,你的行姿談吐,氣場氣質,都漸然內化。很快你就不需要說什么了,也不需要煞費苦心的應對不堪的人與事,這時候再回顧從前,才知道一切困境,不過是認知不足自設的迷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