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事件,嚷了有段時間。
有些企業,要求員工早9點上工,晚9點下班,一周要做足6天工。朝9晚9做足6,史稱996。
就是要求大家不停的加班。
公眾普遍性的持反對態度。
畢竟有個勞動法擱在這兒呢,996如果合理,勞動法咋個辦?
撕掉嗎?
不符合法律規定的事兒,有什么討論的必要?
然鵝平地一聲雷,馬云的一份內部講話被披露。
馬云在內部講話中稱:996是修來的福氣。
霎時輿論圈炸裂,黑云壓城,群議洶洶。
(02)
馬云逆流而上,敢冒天下之大不諱。
是誰給了他勇氣?
他到底想嘎哈?
(03)
有人悲憤指摘:那啥,馬云他有錢呀。有錢人,跟咱勞苦大眾能是一條心嗎?勞動法明明規定了,窮苦人也有喘口氣的權利??蓜谫Y博弈放在這里,你打工的喘氣去了,老板還怎么賺錢?利益驅動是人類永恒的心理機制,為了錢,人家哪管你什么法律不法律?
這個解釋不能說錯。
但——這是個降維解釋。
降維解釋,是那種不解釋還好,一旦解釋了,人就徹底變傻的解釋。
比如在機場,大家排隊登機。忽然間有人插隊,大家憤怒的質問他:哎,哎我說你咋插隊呢?
插隊者答:因為我素質低呀。
你素質低……你聽插隊者這句話,是不是個解釋?
還真是個解釋:你素質高,那你就排隊嘛。我素質低,所以我插隊嘛。你不服?不服你就把我的素質拉升上去呀,你拉呀?
……聽起來似乎是解釋,實際是挑釁,是尋釁滋事。
降維解釋,是把話題導入暴力池。
暴力自成因果,邏輯自洽。除了當頭一板磚拍趴下對方,道理與語言已經失效了。
降維解釋也是解釋,但降低智力,讓思路逼仄,讓人的行為重返蠻荒,無助于拓展我們的認知。
(04)
降維解釋,是將人從合作的高度拉下來,展開對抗。
把有錢人與窮苦人對立起來,似乎此二者是水火不容的兩種存在。但實際上,有錢或貧困,不過是人暫時的中間狀態,而非固化的經濟屬性。窮苦人認知上來,有錢并非難事兒。有錢人認知打不開,返貧分分鐘。
降維解釋只會造成人性自身的對抗,把我們的思考逼入死角,無助于認知擴張或是改良社會。
那么,升維的解釋又是什么?
(05)
昔年孔子開班講課,有3000學渣,72學霸。
子路、冉有及公西華三人,是72學霸中最愛鬧事的。
上課鈴響,子路率先舉手提問:老稀,聽到道理,是不是就要勇敢奉行。
子曰:不可以,等一等,緩一緩,OK?
然后冉有舉手:老師,聽到道理,是不是就要勇敢奉行。
子曰:必須的,立即的,馬上的,OK?
不是老師……公西華站起來:老師,咱們要點臉好咯?你前邊剛說聽到道理,不可以奉行,又說聽到道理,要立即奉行。就這樣呱呱呱的打自己的臉,有意思嗎?
孔子笑了:公西華呀,你的名字叫杠精。
咱們說話,是要分人,分場合的。
同一個問題,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場合,答案是不一樣的。
子路天性沖動,熱血激情。所以我讓他聽到道理千萬別沖動,冷靜冷靜再說。
冉有性子溫吞吞,火燒屁股了都不急。所以我讓他聽到道理,別瞻前顧后瞎猶豫,立即行動起來,這樣才OK。
明白了嗎親?
(06)
人說話,是分場合的。
有的話,只能對家人說。
有的話,只能對合伙人說。
有的話,可以對合作者說。
有的話,可以對公眾說。
——對家人說的話,處于私隱地帶。
比如你對妻子說:老婆,你的肚肚好白嫩哦……這是愛的狎戲,增進夫妻生活情趣。妻子聽到你這句話,對你的愛意暴漲80個點。可如果你對隔壁王大媽說:大媽,你的肚肚好白嫩哦……信不信王大爺打死你?
——合伙人是謀求長遠的利益共同體。
比如你和王大姐共同創業,就要相互鼓勵:那啥,咱們既然創業,996遠遠不夠,要12127才行,晚上12點工作,工作到第二天晚上12點,一周7天邊軸轉,這樣才能創立事業。OK?
王大姐一聽就炸了:那不行,勞動法賦予了我喘氣的權利,你憑什么要求我12127?
王大姐這話沒錯,但她的立場,卻偏離了合伙人的本義。
馬云的講話,理論上來說也在這個范疇,內部講話嘛。感覺他是把在場的人,都視為了合伙人。要命的是有人不想跟他合伙,只想干翻他,所以才會把他的話抖落出來。
——合作者是短期利益謀求者,處于法律與合同制約的范疇之內。
打工者與老板的關系,就是最典型的合作。我拿出我的時間、精力和創造,老板你來買單,按日按周或按月,結算支付。
老板不能以對合伙人的態度要求合作者,這是常識。
所以許多人怒斥馬云,是因為他們只是合作者,不接受合伙人規則。
——公眾話語,感性高于理性,情緒高于對錯。
公眾是具象認知者,沒心思弄清楚私隱、合伙與合作這些復雜概念。公眾只會把你所說的話,簡單粗暴的套在自己身上。聽你對妻子說肚肚真白,就以為是在對自己說,立即電話掃黃打黑辦。聽你對合伙人說996,立即悲憤的大聲抗議。所以對公眾說話永遠堅持社會認知原則,違背這個原則,大眾就不依你。
公眾語境范疇,要關愛,要呵護,要善良。其它不重要。
(07)
說996是福報。這句話,對合伙人說,那就對到不能再對。
對合作者說,就會引發爭議。
對大眾說,就是錯到離譜。
還有,同一個問題,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答案也是不同的。
(08)
人生有三個階段:
存活階段、生活階段與事業階段。
存活階段,比如年輕人剛剛進入職場,總會感覺自己好吃虧,為什么呢?
——因為你的勞作,只有不足10%變成可見報酬。還有90%,化成了無形的資源,諸如你的經驗、你的口碑、你每天都在增長的能力,你的為人處世圓潤程度等等。
人就好比一株樹,不可能把從土壤中汲取的養份,全用來結果。還要長樹根,長樹皮。樹根樹皮就是果實的資源。沒有根沒有皮,你還結個毛果?根深皮厚,才會碩果累累。所以人在存活期,最是艱難。就因為大部分的勞作,消耗在無形資源的累積上。
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問題是許多樹不想長在你家園子里。我們來你家園子,就是做短工賺點肥料錢,回自家園子經營。所以你要求我996,把無形資源全堆在你家園子里,這不是我的人生,我拒絕可不可以?
所以在求存階段,多數人是拒絕你的996的——但大家只是拒絕你的996,并非是拒絕996本身。
(09)
到了生活階段,大家對“你的”996,抗拒情緒就更激烈。
——所謂生活階段,實際是事業準備期。
就是為了未來的人生,先把自家后院的圍墻夯瓷實了。也就是要賺到足夠的錢,給家人安置一個溫暖而安全的窩巢。體面的生活,尊榮的感受,還有就是幼年時心里的缺憾,這時候要惡補。比如你小時吃不起饅頭,現在有錢了,先買倆大饅頭,一個蘸白糖,一個蘸紅糖,多爽——這節骨眼上忽然有人跟你說996,去死吧你,看不見人家正吃饅頭呢嗎?
總之吧,你把家庭弄舒坦了,妻子溫柔,孩子懂事。然后你躺在沙上,忽然感覺人生好好無聊呀。
干點啥呢?
要不咱們996吧。
事業召喚來臨,你背起鋪蓋卷,再次粗發。
(10)
走到人生事業階段,你就會如馬云一樣,深情的對身邊貓三狗四說:
996,是咱們人生的福報啊。
可你身邊的人,才不想把自己的無形資源,堆積在你的菜園子里。他們會一邊真誠的點頭:是呀是呀,老板說得太好辣……一邊悄悄的,把你剛才的話發布出去。
讓大伙罵死你。
你要是明智,趕緊找個洞躲起來。
不是你說錯了。而是你的話語,愈越出了正常范疇,進入到不兼容地帶。
公眾才不管你那句話,究竟是對老婆說的,還是對合伙人說的,反正我聽到了,就是對我說的。
就會哭鬧不依。
長長心吧親,哪怕你人品再好,給錢再多,也不是人人都想做你的合伙人的。
所以我們現在明白了,996這種事兒,并沒有對錯屬性,除非你認準了自己這輩子一窮到底。只要你依應生命節律,一步步向前走,就會走出別人的996,最終找到自己的996。而你的996,于你而言是福報,對別人來說卻意味煎熬。最重要的是如何從煎熬期走到福報區,而非針對一樁沒有對錯屬性的觀點過于執拗。更不要墜入降維思維,討論了半天,沒把問題弄明白,反把自己弄傻了。切記我們一切的探討,旨在于強化自身的合作能力,及早進入福報區,而不是停滯于煎熬區與人性對抗。所以這世間一切自有其價值,所有的社會現象、所有的社會討論,都是如此。我們要做的,是成為那個發現價值并提升自我的人,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使命,是我們來到這世界的全部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