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數據統計,目前國內已經涌現大大小小近百家工業互聯網平臺,該怎么看待這種“百花齊放”的格局?
“大家都在結合自身的特點,在自己熟悉的領域發揮自身的優勢,這是一個常態?!焙教煸凭W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雪梅日前表示。
當前,全國性雙跨平臺已有十幾家。公開資料顯示,未來工信部將推動在一些重點領域、重點行業推出新的全國性平臺,此外,地方政府將會在區域性雙跨平臺、行業平臺上加大工作力度。這意味著,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數量將繼續增長。
平臺企業在某一個領域要做深做透需要時間,一個平臺包打天下不可能。李雪梅說:“未來的趨勢一定是互相聯合,互相融通?,F階段是百花齊放,未來將互相融通發展?!?/p>
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航天云網成立于2015年6月,其基礎是基于航天科工完備的軍工體系和制造體系,這帶來其三個優勢,一是制造業基礎,二是信息技術基因,三是完備的裝備體系優勢。
2017年6月15號,航天云網面向全球發布工業互聯網云平臺INDICS,提供涵蓋IaaS、DaaS、PaaS和SaaS的完整工業互聯網服務功能,可支持各種工業設備接入、集成各類工業應用服務,構建良性工業生態體系,平臺還構建了涵蓋設備安全、網絡安全、控制安全、應用安全、數據安全和商業安全的工業互聯網完整安全保障體系。
一年后,基于INDICS建設的云制造支持系統CMSS正式發布,至此,航天云網確立了INDICS+CMSS的核心地位,具備了設備管理、研發設計、運營管理、生產執行、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供應鏈協同、社會化協同制造和創新創業等方面的應用服務能力,成功經驗輻射推廣至航空航天裝備、高端數控機床和機器人、交通運輸、電子電器等諸多行業。
據航天云網總經理柴旭東介紹,目前,航天云網平臺注冊用戶已超過270萬戶,遍布全球202個國家和地區;發布協作與采購需求金額達5763億元,平臺成交金額超3000億元;境外發布需求超過51億美元,國際成交達10億美元;有92萬臺設備接入云平臺,36萬臺設備在線。
航天電器、老干媽食品、際華紡織、萬和電氣等眾多知名企業,借助航天云網平臺進行柔性化生產協同制造及智能化改造之后,普遍縮減研發設計周期30%-45%,生產效率提高25%-60%,成本降低10%-30%,用工減少30%-60%,同時實現了工業服務、工業設備和工業產品的社會化集成共享、優化配置和業務協同。
在剛剛結束的2019工業互聯網峰會上,航天云網云制造服務平臺測試床被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評為“明星測試床”。測試床基于航天云網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提供海量設備/制造服務接入、工業APP快速開發與部署、虛實結合的數字化建模與優化、工業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自主安全可控等功能,目前已經推廣至航空航天、高端裝備制造、汽車、模具制造等10大行業。
而在生態合作方面,航天云網已經與20多個省市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協同打造區域工業云加行業工業云發展的模式,已經完成七個區域、九個城市原制造產業集群的生態布局。在國際方面,依托七國語言平臺,搭建了走出去和引進來雙向產業合作平臺,持續深化與國際產學研機構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合作。
李雪梅表示,中國是一個制造大國,而工業數據是一個制造大國國家的生命線,數據安全和信息安全是核心。航天云網INDICS+CMSS平臺架構擁有完備的自主知識產權,能夠給用戶提供安全可靠可控的底層服務,這是航天云網最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