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焊接領域,個性化定制生產是一種痛,不管是在鋼結構行業、船廠行業還是煤機行業的從業者,連做夢都在撓頭:
為什么花上百萬、上千萬引進的自動化設備,會覺得不好用,產能還是這么低?
一年生產幾百種幾千種產品,換產、排產浪費一半時間,設備就只能白白閑置?
到底怎么把機器優勢發揮至極至?
到底是什么制約著了產線升級和個性化生產……
這些連度娘也答不出的問題,難道真無解?別著急,文中有答案,往下看。
個性化生產加劇焊接領域的“四大痛點”
在經濟發展,社會結構更加復雜,市場的細分需求集合增加的背景下,個性化生產正趨于主流,這種變化對于眾多制造企業來說是機遇更是挑戰。而對焊接領域,個性化生產帶來的問題尤為顯著。
1552614253195069651.jpg
其實,“四大痛點”始終存在,但個性化生產卻加劇了問題的嚴重程度。有些老板覺得自己很冤枉,明明已經花重金購買了自動化設備 ,可就是沒辦法物盡其用,于是在改造中越來越迷茫、越來越懷疑,有些老板選擇觀望,不改造不升級……可市場不等人,消費需求導向已然改變。
惡性循環蠶食企業資本
在大規模批量生產訂單逐漸減少的情況下,企業只能迎合市場,承接小批量、多品種的個性化生產訂單。由于生產能力不足,陷入了尷尬的惡性循環中,利潤少、質量難提升、市場響應慢,企業競爭力正在下降。
1552614287186076312.jpg
網友焊接圈在朋友圈分享到:河北一煤機配套企業,要招150個焊接工人,每月工資8000元都招不到人,是時候提升制造技術了……
卡脖子難題就是“編程”
工業4.0以“硬件+軟件+網絡互聯”做為工廠的基本構成。在鋼結構行業、船廠行業、煤機行業等,大多數工廠都已配備了自動化設備 ,但編程卻制約了自動化設備的利用率,延長了生產周期,成為卡脖子難題。
說起編程,工程師@C林道起苦水:我們做船舶行業的單件小批量工件,編程簡直是“要人命”。一個工件那多么動作,要在示教器里一條條編寫,輔助、位姿……一上午時間完成一件,幾十個需要……真的是編死人了。
工程師@夜子也深有同感,他表示,編程技術難點不大,難在工件復雜、工序要求多、種類差異大,動作相同、位置不同,位置相同、工序不同……總之,每個焊道都要“定制代碼”,簡直被現實壓垮。
市場很急很殘酷,編程花費了大量時間,既減少了訂單量,又拉低了利潤率,老板撓頭,工程師心塞,這個難題怎么破?
快速編程軟件攻破“卡脖子”難題
在以往“重硬裝備 輕軟件系統“的影響下,編程軟件始終是塊短板。
蘇州哈工易科機器人限公司(ETBOT)以做好“機器人智能焊接技術領域專家”為使命擔當,領先踐行工業4.0。以解決制造企業現實問題為出發點,研發先進技術“快速編程軟件HRG-RapidARC”,打造最適用于焊接領域個性化生產、極符合我國大多數制造企業現狀的編程方式。
1552614347416017658.jpg
利用快速編程軟件HRG-RapidARC,可通過系統集成重塑生產組織方式,在生產過程中根據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以數據交換的形式與冷冰冰的生產設備“對話”,快速編程、換產,選擇最優的配料和排產方案,極大地提高制造系統的柔性,滿足個性化生產需求,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與經濟效益。
圖片4.jpg
快速編程軟件工作畫面
哈工易科將其推向市場后,在實際應用中展現出不凡的功能,實現了不用重新花費巨資購買新設備,利用信息技術就能實現產線升級的技術創新,大大縮小了批量化生產與個性化生產編程的耗時差距,幫助實現個性化生產成本接近于大規模批量化生產的理想狀態。
憑借掌握快速編程軟件HRG-RapidARC的技術優勢,哈工易科推出的智能焊接系統,更是突破了焊接自動化,實現智能焊接。去年,該系統在實際案例中表現出色,成功解決了某行業工件體積大、樣式多、批量小的焊接難題,成為該行業內首例使用機器人焊接的案例,助推其告別手工焊。
面對焊接領域個性化生產需求旺盛的新趨勢,今年,哈工易科正在加速復制推廣成功經驗,向更多企業提供機器人焊接、智能焊接服務,解決小批量多品種機器人焊接難題,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