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國內煤炭市場維持弱勢運行。鋼鐵市場止跌反彈,焦炭市場小幅下跌,煉焦煤市場繼續走弱,市場煤下跌區域有所擴大;動力煤市場繼續調整,價格窄幅震蕩。關于2月份的煤炭市場,維持“煤炭市場維持弱勢格局,煤價震蕩調整”的市場判斷。
首先,從宏觀層面看,經濟下行壓力不減。從2018年四季度經濟形勢觀察,今年一季度國內經濟仍將緩慢下降,1月份制造業PMI49.5%,微升0.1%,仍處于收縮區間運行,而財新PMI連續回落至48.3%,內需放緩態勢明顯,經濟走弱趨勢沒有改變。二是下游需求整體偏弱。鋼焦方面:近期鋼價的弱勢反彈主要是節前貿易商的補庫行為及國外礦山事故刺激所致,國內鋼材社會庫存已連續四周明顯回升,表明需求仍在下滑,同時焦炭市場不溫不火,由于下游企業仍看淡煉焦煤市場,維持低庫存是多數企業的采購策略;電力方面:中電聯預測,2019年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長5.5%左右,比2018年下降3個百分點。顯示經濟下行對電力需求的抑制作用非常明顯。2月份又是工業開工最低的一個時期,電力需求應該是比較差的月份。目前沿海六大電廠日耗煤量已降至40-50萬噸,比正常水平下降20萬噸左右。三是2月份正值春節前后,不論是煉焦煤還是動力煤,都處于消耗庫存階段,在目前市場預期并不好的情況下,補庫時間將會進一步后移。
從供給角度看,煤炭先進產能釋放累加效應凸顯,供給能力充足。一、12月全國原煤產量3.2億噸,環比增加500萬噸,這是2018年產量最高的月份,也是2015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在年底煤炭生產受到安全約束的背景下,全國總產量依舊居高不下,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大型煤炭企業開工充足,對總產量的貢獻率在提高。二、目前山西、內蒙中小煤礦放假停產仍在延續,陜西省榆林地區受神木礦難影響的煤礦仍處于整改、停產進程中,2月份煤炭產量環比下降是確定的,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目前資源過剩壓力,但由于產量回落是短期的、不可持續的,因此不會改變供給過剩的市場格局。三、電廠煤炭庫存高位運行。截至2月11日,沿海六大電廠存煤1677萬噸,比1月初增加160萬噸,可用天數在一個月以上。四、煤炭進口壓力有望緩解。去年四季度實行的年度進口總量平控政策導致年底進口煤炭推遲到港或報關,增加了1、2月份進港及疏港壓力。近期,有消息稱,今年仍實行進口煤年度總量控制,煤炭進口壓力短期得到舒緩。
綜合分析,初步判斷:二月份國內煤炭市場仍維持偏弱運行,煤炭價格窄幅波動。具體來說,鋼材價格受鐵礦石市場的支撐有望震蕩反彈,并帶動焦炭市場逐步企穩,煉焦煤需求不會出現明顯好轉,但煉焦煤價格下行壓力短期內有所緩解;動力煤需求整體偏弱,隨著節后大型煤礦陸續恢復正常生產,動力煤市場仍將承受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