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提升學習效率的好方法?
安老師好:
畢業一年多了,天天在加班但是也沒做出什么成果,工作效率很低,因此就想利用下班時間好好看書學習,可是計劃的看書學習任務基本都沒完成。有什么提高學習效率的好方法嗎?
很多時候我們想學習某個東西,是這么一個過程:
某天瀏覽文章,看到一篇讀書筆記中的思維導圖很贊,清晰的總結了書里的脈絡和要點,就想著自己是不是也學一下怎么畫思維導圖,于是就在某網站下單買了東尼博贊的《思維導圖》。
接下來的兩天,我們因為其他事情,把學習思維導圖這件事兒已經忘得差不多了,這個時候,快遞到了,我們還納悶是什么東西,拆開一看,是《思維導圖》,忽然想起來前兩天自己想學來著。
可是,這會兒我們已經有別的事情,還要加班,根本抽不出大塊的時間認真把這本書讀一讀。再說了,我們工作太忙嘛,也不怎么有時間讀其他書,感覺做讀書筆記的機會也不多……
就這樣一邊思量一邊翻開書,發現第一章居然是講什么人腦的無限潛能,好枯燥……于是,就把書合上,準備回頭真正需要了再來讀。
結果,這本書就再也沒有機會讀完……
分析這個過程,我們會發現,其實我們想學習思維導圖這個目標,是受外界的刺激,臨時產生的,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不做對我們也沒什么實質性影響,所以它會被別的事情給推搡到一邊,最終我們沒時間做。
由此來看,我們要想高效的學習:
首先要有特別想做到、念茲在茲無時或忘的目標;
然后,我們要學的內容必須是實現這個目標不可或缺的,不學目標就實現不了;
接下來,才是使用合適的方法來看書、學習,提升效率哦。
所以,首先要做到前2點,也就是你要問問:
你下班后的看書學習,是為了什么?
這些知識,是不是必須學的?
如果是必須的,那這個學習的產出是什么?
學到的知識或技能,會用在什么地方?
什么時候用?
用了之后應當有什么效果?效果如何衡量?
明確了這些問題,我們才能知道要學的東西是不是真正必須學的,才會有足夠的動力。
然后,我們才能來說如何提升學習效率,才談得上——方法論。
提到方法論,有一個學習金字塔:
我們大部分時候看書是看書學習,看完放下,屬于被動學習,學習內容留存率只有10%。所以我們要想辦法往金字塔底部走,變被動為主動,從單純的自己閱讀、看別人演示,過度到小組討論、動手實踐、轉教他人等主動學習方式,這樣效率和內容留存率才能有效提升。
一句話總結就是:變讀書為做書,通過持續的輸出和實踐,把知識內化為能力,才能真正獲得成長。
我個人現在學習新知識新技能,遵循下面的循環:
先看書、聽課、看別人演示
用自己的話來重述學習內容
找到一些點用起來
寫成博客或者公眾號文章,教給別人
真的很管用,教是最好的學,用輸出倒逼輸入,效果不一般哦,希望對你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