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1日,我國結構生物學領域杰出科學界施一公教授在《Nature》上在線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 basis of Notch recognition by human γ-secretase的論文,成為我國2018年科研論文的收官之作。事實上,2018年可謂是我國生命科學碩果累累的一年——我國生命科學領域首次在國際頂級三大刊《Cell》、《Nature》和《Science》上發表文章數破百。生命科學火熱程度也由此可見一斑。
什么是生命科學?生命科學即生物學,主要是指以分子遺傳學為核心的研究生命活動規律、生命的本質、生命的發育以及各種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如今,人類在生命科學領域已經取得了諸多進展。其中,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物學、遺傳學、神經學科等將繼續成為解析生命活動的主要領域。
近兩年,生命科學市場大熱。科學儀器領域的商業巨頭們為了迅速進入這一壁壘高聳的細分領域,紛紛開始了兼并整合的業務拓展方向。據有效數據顯示,2017年生命科學領域一共發生了12起企業并購案。其中,鉑金埃爾默在年初就將印度最大的體外診斷試劑、工具和儀器供應商Tulip Diagnostics收歸麾下。尤其是對EUROIMMUN的收購更是讓鉑金埃爾默在中國的收入幾乎翻倍。同年,島津也收購了臨床同位素標記企業AlsaChim。生命科學市場的火熱可見一斑。
生命科學技術成果已經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在基因工程方面,生物技術已經能夠按照人們的意愿,實現受體細胞的預期繁殖;在臨床診斷領域,基因治療技術能夠通過導入正?;颍瑢崿F細胞的自我修復;在環境治理上,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能夠有效治理水體污染;在農業領域,通過生命科學的相關技術,科學家研制出了能夠自主釋放殺蟲劑的新型農作物等等。進入新世紀后,以分子設計、基因組學新技術、合成生物技術、生物大數據、基因編輯技術為核心的新成果,又使得整個生命科學產生了更為深刻的變革。
全球知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德勤公司發布的《2018全球生命科學展望》(2018 Global Life Science Outlook)指出,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生命科學行業將繼續走上一條變革性的技術之旅,與此同時,生物技術領域也將迎來快速的發展模式。
來自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的王立銘教授曾說,生命科學是最謙卑但又最自負的一門科學。其謙卑指出在于生命和智慧都只是演化的旁觀者和產品,換言之,生命體并不能決定自身的優勢和劣勢。而自負,則意在表明,正是生命科學讓我們站在了人類命運的歷史轉折點。生命科學正在強勢崛起,也許未來的某一天,全面解讀人類基因密碼將不再是一個觸不可及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