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十一”長假、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等因素影響,制造業供需雖然出現了一些波動,但仍位于擴張區間,總體繼續保持增長。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雖然有所放緩,亦仍處高位。盡管制造業和非制造業PMI雙雙回落,但企業對于未來的生產經營預期基本穩定,宏觀經濟具備實現平穩健康運行條件
10月3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采購經理指數(PMI)。10月份,制造業PMI為50.2%,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擴張速度放緩;非制造業PMI為53.9%,比上月回落1.0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3.1%,比上月回落1.0個百分點。綜合來看,我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延續擴張態勢,但增速有所放緩。
專家表示,受“十一”長假、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等因素影響,制造業供需雖然出現了一些波動,但仍位于擴張區間,總體繼續保持增長。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雖然有所放緩,但仍處高位。總的來看,盡管制造業和非制造業PMI雙雙回落,但企業對于未來的生產經營預期基本穩定,宏觀經濟具備實現平穩健康運行條件。
制造業PMI擴張放緩
10月份,制造業PMI創下自今年3月份以來的新低,但仍比受春節假日因素影響的2月份高0.1個百分點,且連續27個月位于50%以上。
此外,10月份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13個行業的PMI位于擴張區間,其中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飲料精制茶、紡織服裝服飾、醫藥等制造業PMI均位于53.0%以上較高運行水平,增速較快;紡織業和汽車制造業等行業PMI位于收縮區間,同比、環比均有所回落,這表明制造業的基本面表現平穩。
在構成制造業PMI的13個分項指數中,除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與上月持平,其余12個指數與上月相比均有所下降。其中,生產量指數、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降幅超過1個百分點,其他指數降幅均在1個百分點以內。
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業生產指數為52.0%,比上月回落1.0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為50.8%,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反映外部需求變化的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6.9%,低于上月1.1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供需穩中有緩。
此外,受供需放緩影響,價格指數有所回調。10月份,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為58.0%和52.0%,分別比上月回落1.8個和2.3個百分點,價格上漲壓力有所緩解。
“不過,調查結果也反映出,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差值擴大到6.0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原材料采購價格漲幅繼續超過產品出廠價格,影響了部分企業的效益增長?!眹医y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說。
可喜的是,10月份高新技術產業PMI為51.6%,高于制造業整體水平1.4個百分點;前10月均值水平高于制造業整體2.3個百分點,表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國內傳統動能向新動能轉變的進程不斷加快。
非制造業PMI高位波動
10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9%,創下自2017年9月份以來的新低,但仍處于較高運行水平,表明非制造業繼續保持擴張態勢,步伐有所放緩。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專家武威表示,當前非制造業市場經營保持較快增長,需求保持擴張,仍具備持續較快發展的基礎。
在構成非制造業PMI各單項指數中,存貨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環比有所上升,升幅分別為0.3個和0.5個百分點;在手訂單指數環比沒有變化;新訂單、新出口訂單、投入品價格、銷售價格、從業人員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環比有所下降,降幅在0.1個至2.0個百分點之間。
從服務業看,10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1%,比上月回落1.3個百分點,服務業總體擴張速度放緩。
趙慶河表示,在“十一”黃金周的拉動下,鐵路運輸、航空運輸、商務服務業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高于55.0%,業務總量較快增長;郵政快遞、電信、互聯網軟件等新興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均處于59.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企業經營活動較為活躍。
受制造業產需回調影響,生產性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低于上月5.1個百分點,為50.5%。此外,證券、房地產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于收縮區間,特別是證券業為春節月度外的年內低點。
從建筑業看,10月份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3.9%,高于上月和上年同期0.5個和5.4個百分點,繼續保持高位運行走勢。武威認為,10月份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實現連續兩個月環比上升,建筑業供需持續向好,特別是需求持續改善,意味著短期內基建投資需求趨穩的可能性在加大。
10月份,非制造業企業投入品價格指數結束連續三個月回升走勢,本月降至54.9%,環比下降0.7個百分點。同時,銷售價格指數雖有回落,但降幅較小,環比下降0.3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穩定在51%以上。投入品價格指數與銷售價格指數的差距為3.7個百分點,較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兩者差距縮小,有利于緩解企業成本壓力。
企業對未來保持樂觀
10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3.1%,比上月回落1.0個百分點,表明我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延續擴張態勢,但增速有所放緩。其中,構成綜合PMI產出指數的制造業生產指數和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分別為52.0%和53.9%,環比均有所回落。
盡管制造業和非制造業PMI雙雙回落,但企業對于未來三個月生產經營預期基本穩定。
從制造業看,10月份,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6.4%,與上月持平。在調查的21個行業大類中,除紡織業外,均高于臨界點。
“繼9月份以后,10月份PMI指數繼續明顯回落,表明短期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經濟基本面已經明顯改善,穩增長、穩預期的政策力度較大,短期因素導致的經濟下行不會持續,經濟形勢在今年末到明年初會開始好轉。
“目前,我國經濟正處在結構調整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階段,且國際環境日趨復雜,我國經濟仍保持穩步增長態勢?!敝袊锪餍畔⒅行膶<椅捻w表示,針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的特點,上半年中央及時提出了“六穩”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發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目前,穩就業、穩增長、穩預期政策力度進一步加大,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深化國企改革,提高微觀經濟活力,預計后期經濟運行逐漸回歸平穩,全年GDP增長6.5%左右具備條件。
從非制造業看,在調查的20個服務行業中,除證券業外,其他行業的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均位于景氣區間,其中航空運輸、郵政快遞、住宿、銀行、保險等行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環比均有所提升,且位于65.0%以上,企業對近期市場發展預期持樂觀態度。建筑業新訂單指數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6.2%和66.0%,分別比上月上升0.5個和0.9個百分點,建筑業市場需求穩定增長,企業信心較強。
“隨著減稅降費、鼓勵消費、穩定市場預期等相關政策效果逐步釋放,非制造業企業對于四季度經濟形勢預期依然保持樂觀。”武威表示,建筑業的變化意味著四季度基礎建設投資趨穩可能性在加大;隨著節日消費的來臨、個稅政策紅利的釋放及鼓勵消費相關措施的逐步出臺,與消費相關服務業有望繼續助力四季度經濟平穩運行。因此,非制造業整體穩定較快發展的趨勢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