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近700個機器人一起開工是怎樣的情景?位于無錫的中國首個iot未來園區25日正式投入使用,服務天貓雙11。該園區內的近700臺機器人同時上線運行,成為中國目前最大的機器人智能倉庫。
業內專家認為,隨著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的不斷連接,通過技術創新,骨干網的節點樞紐變得更加智能,將提高整張物流網絡的效率。
提高雙11物流速度,防止“爆倉”等現象發生,末端派送擔負重要角色,前端的倉庫環節同樣重要。提升訂單出倉速度,在如今人工智能時代,少不了機器人助力。25日下午,在菜鳥無錫未來園區,近700臺菜鳥agv“小藍人”正式上崗,組成了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的機器人軍團,成為天貓雙11的倉內主角。記者看到,這些“小藍人”有的負責帶著訂單箱,自己趕到貨架指定區揀貨。有的負責帶著移動貨架,自己去找到訂單箱裝貨。近3萬平米的庫區內,近700臺機器人形成一個繁忙的智能運輸和工作系統,馱著貨物的它們,會互相避讓、會自動充電。
倉庫技術專家告訴記者,該倉庫高達30米的高密度自動存儲倉庫,巷道距離是傳統倉庫巷道的二分之一,儲量卻是普通倉庫的5倍。當包裹揀貨包裝后,進入智能分撥系統,自動被分往華東地區的200多個路向。
倉庫管理也實現了智能化。據介紹,往年天貓雙11期間,物流園區人流和車流會大幅增加,導致安全風險、管理成本增加,物流效率也受影響。無錫未來園區采用iot物聯網技術,加上邊緣計算、人工智能等核心技術,相當于構建了一個數字化物流園,把人工作業模式,變成了實時在線和自動化作業。記者看到,該園區的iot智能設備可以自動識別人員進出,指引貨車行駛和裝卸,也能對周界安全、消防通道,甚至抽煙等細節行為進行識別和自動報警。目前,整個園區運營效率相較于傳統園區提高20%。
今年是第十個天貓雙11,也是物流行業迎來的首個iot技術雙11。為雙11加速度,目前各大快遞公司紛紛在運輸節點、車輛、末端、包裹等環節加大投入iot技術。記者了解到,圓通速遞近期在蕭山分撥中心啟用了超級機器人分撥中心。高峰期內,2000平方米的場地內,350臺菜鳥“小藍人“晝夜作業,每天可分揀超過50萬包裹,機器人三天的行駛里程足以繞地球赤道一圈。此外,圓通還投入近40套自動化分揀設備,對近半轉運中心進行改造,分揀效率大幅提升。中通快遞在全國24個轉運中心上線了的雙層自動分揀系統。申通快遞有超過14個新建及改擴建轉運中心投入使用,預計新增操作面積超過23萬平方米,新增日均快件處理能力達1000萬件。德邦快遞上線了智慧車隊。
“黑科技”布滿雙11全鏈條。在智能物流骨干網末端,5家快遞公司上線智能語音助手,這款機器人助手能幫快遞員自動完成送貨時的電話聯系,有效提高配送效率與消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