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國家發展戰略、規劃綱要即將出爐的大背景下,身處大灣區的企業如何順應時代趨勢,找到灣區的創新機會?
2018年10月18-19日,由億歐公司主辦,思貝克聯合主辦的“2018大灣區國際科創峰會”(bay areas tech innovation summit, 簡稱bati)在深圳舉辦,集合智能制造、智能產品、智慧城市、智慧安防、智慧交通、生物醫藥等一眾熱點問題展開探討,分析科技創新未來趨勢,盤點技術革命下的發展契機。
騰訊大粵網作為戰略合作媒體前往報道,并于活動現場采訪到了樹根互聯副總裁崔斌。
樹根互聯副總裁崔斌
粵港澳大灣區利于產業聚集
崔斌表示,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大灣區的科創峰會,也加深了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理解。他說:“從產業集聚是有優勢的,有地域優勢,更有上下游的產業鏈優勢。我覺得有助于相應人才向此區域的聚集,我也很期待未來的相應發展政策的出臺?!贝薇笳J為,以往認為,制造業理論高度和系統性的人才是在北方,而產業性的人才大多在南方。大灣區良好的產業政策會有助于產業人才的聚集、制造業快速升級,他也對此充滿期待。
未來將實現較為全面的系統升級
樹根互聯副總裁崔斌在智能制造行業有多年經驗。對于智能制造未來的發展趨勢,他認為:“從大的產業特點來說,會主要從批量大規模生產向定制化生產、柔性適應性生產的方向發展,幾年前我就看到了這樣的趨勢。這是產業生產模式的重要的轉變?!边^去的智能制造投資資金比較大,涉及方方面面的技術也比較復雜,人才團隊也要求很專業,所以往往不是中小企業真正可以考慮做到的。而崔斌認為,未來一定是先進制造+互聯網,把過去復雜化的應用變成碎片化的典型小應用出現在工業互聯網上,被大量的中小企業使用。從接入的成本到使用的成本都會大大降低,這就會導致中小企業智能制造水平的整體提升,即會實現比較全面的系統升級,而非過去那樣僅屬于龍頭企業才會有產業升級的機會。
社會資本充分參與實現高度市場化
樹根互聯相比同類公司擁有較強的競爭力,在其副總裁崔斌看來,主要有三點核心優勢。第一點是布局早、有先發優勢,對互聯網的發展標準和定義都起了關鍵的作用。同時,樹根互聯也參與了一些決策的過程,也是把握了一定的領跑時機受益者。第二點是在落地上會更接地氣。工業互聯網離不開工業的屬性,樹根會促使it+ot+dt技術的融合,所以能少走彎路,降低成本。第三點是因為樹根互聯是比較高度市場化的企業。崔斌說:“現在的很多公司都沒有很多真正實體化的應用,可能還多在母公司里僅是個事業部或是集團公司控股的企業,還未脫離開國企的性質或是說具有特別強的行業壁壘。而樹根互聯有想對多的社會化資本充分參與,全社會的產業連和上下游參與度就很高,有真正的市場化,擁有有價值的產品。”通過高度市場化,樹根互聯擁有更強的經營意識、服務意識、價值意識,來參與到市場的競爭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