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上好!
非常歡迎大家參加“2018中國高等教育智慧教學與課堂教學改革高峰論壇”。這個論壇,是本次高博會中的一個重要分論壇,也是此次大會由企業承辦的分論壇之一。在此,我謹代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向參加會議的各位領導、各位代表示熱烈的歡迎!向承辦本次論壇的超星教育集團表示衷心感謝!
中國高教學會的職責就是開展學術活動,努力建設高水平新型智庫,服務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服務政府部門的宏觀決策;服務高等學校的辦學治校;服務高等教育學術研究的理論探索。此次高峰論壇,選取“高等教育智慧教學和課堂教學改革”作為主題,非常有意義。
因今天是學術論壇,在此談點自己的思考,不正確之處敬請斧正。
一、如何認識今天論壇的主題
我認真思考了一下今天高峰論壇的主題。如果將我們今天討論的“智慧教學和課堂教學改革”擴展一下,實質上我們是在討論“教育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如果再更深入分析一下,我們是在討論高等教育領域中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問題。從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出發,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其滲透和體現在“人、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生產力的三要素中,其中勞動工具集中體現著科學技術水平。當代,在勞動工具中體現出來的時代性、標志性科學技術就是現代信息技術。所以,教育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智慧教學和課堂教學改革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組成部分。
對“現代化”的論述和定義很多,我從科學技術的角度對“現代化”的理解是:在歷史發展積淀的基礎上,實現用現代標志性科學技術所支撐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總和。也就是說一個社會是不是用“現代標志性科學技術”所支撐,如果是則說明已經跟上了時代的步伐,已經是“現代化”了;如果不是,結論則相反。不論是我們討論的“高等教育智慧教學和課堂教學改革”,還是教育現代,都有一個核心的支柱,就是現代信息技術。今年開展的評選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真切地說明了這一點,公示的兩個特等獎四川大學的《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實踐》,以及華中師范大學的《深度融合信息技術的高校人才培養體系重構與探索實踐》,無不用現代信息技術作支撐。
總之,我們今天討論的主題十分重要。
二、我對專業教學改革的理念
我們在討論“高等教育智慧教學和課堂教學改革”時,必然提出如何進行教學改革才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競爭力?這就需要有一個基本的原則。我認為,總的概括起來就是培養學生“會思考、能實戰、不作弊、善合作”。我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及這個觀點,借此機會,再一次提出來與大家討論。
關于培養學生會思考,我認為: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和水平,是其理論知識積累、認知能力和智力水平的集合式反映。思維運動的核心形式是“聯想”,不論是有規律的思維運動還是發散式思維活動都是以“聯想”為基本運動特征的。所以,在我們的各個教學環節中,應當要有大量思維“聯想”的專業教學設計,充分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專業思維“聯想”,使學生具有“深刻性、靈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獨創性”等高附加值的專業思維品質。為此,專業教學必須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必須采用互動式教與學的方法,必須實施以非標準化為主的評價考核制度。我們要為學生提供“可進行深入思考”的基礎、環境、時間、空間,以及有效的指導。培養學生“會思考”是高等教育專業教學的基本使命,是激發學生無窮創造力的動力所在。培養學生“會思考”應當成為專業教學的基本性任務和基本性目標。剛才提到公示的兩個高等教育國家教學成果特等獎,其特點之一就是在高質量的信息化平臺支撐下,進行專業化的深度思維訓練,培養學生深度思考,這種教學的內涵建設是頂級水平的。
實戰化訓練和培養是人才教學的根本性任務和根本性目標;不作弊是教學中誠信教育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要求,也是育人的底線要求;善合作是培養人才軟實力的代表性內容,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競爭力。因時間原因,這些內容就不展開討論了。
所以,判斷一項教學改革的價值,可以從是否培養了學生深度思考的能力,是否實現實戰化(或貼近實戰)訓練,是否有效解決作弊問題,是否培養孩子善于合作等4個方面進行觀察,就基本可以得出結論。在此,再給大家推薦另一個案例:清華大學柳冠中、邱松等教師榮獲的2014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基于思維與實踐并行的綜合造型設計基礎課程群建設》。
各位領導、各位與會代表:
中國高等教育規模巨大、院校眾多,在新的科技革命背景下,智慧教育、智慧教學的服務需求也巨大,現代信息技術在高等教育中的普及化應用前景十分廣闊,蘊含著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最后,預祝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