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發展基金副總裁王勇9月20日表示,當前,隨著非洲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逐步啟動,不少非洲國家急需資源轉化項目,中非發展基金的投資與非洲國家發展訴求相結合,所投項目致力于增強非洲國家經濟“造血”機能。
王勇是在當日于北京舉行的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2007年6月,中非發展基金作為國家開發銀行的子公司正式投入運營。截至目前,基金總規模已達100億美元,對非洲36個國家的90多個項目累計承諾投資46億美元,實際出資超過33億美元,帶動中國企業對非投資超過230億美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非發展基金在投資非洲的過程中,注重將非洲豐富的人力、自然資源,轉化為助推經濟發展的動力,提升當地經濟的“造血”機能。
以中非棉業項目為例,據王勇介紹,這個項目從馬拉維做起,已逐步拓展到莫桑比克、贊比亞。項目采用我國在棉花種植、加工領域的先進技術和設備,開展棉花的育種、種植、收購、軋花、榨油和銷售,既提高了非洲當地農產品的附加值,也幫助當地打造相對完整的農業產業鏈,可以帶動這三個國家將近20萬農戶的就業和家庭收入的增加?!霸谖覀儏⑴c投資的海信南非家電產業園項目中,我們通過電視機和冰箱制造技術的轉讓,變中國制造為中非聯合制造,帶動南非當地配套產業發展。顯著提升了當地家電制造業的水平。”王勇說,目前這個產業園生產的家電除了在南非當地銷售,也銷售到了周邊的十幾個非洲國家,幫助當地增加就業將近2000人,項目還建立了技術研發培訓基地,為當地培訓家電維修、技術人員約5000人。
國開行在會上提供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中非發展基金決定投資的各類項目每年可為非洲市場提供中重型卡車6.85萬輛、電視39萬臺、冰箱54萬臺、空調30萬臺、水泥產能160萬噸,可增加非洲當地出口約58億美元、稅收約10億美元,直接惠及超過870萬當地民眾。
今年9月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中國明確要在未來三年以及更長時間,為非洲提供更多資金支持,中非合作翻開新的一頁?!跋乱徊?,國開行將認真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持續推動中非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合作邁向更高水平。”國開行新聞發言人、首席經濟學家劉勇表示。
專家認為,這意味著,在中非發展基金等支持下,非洲經濟“造血”機能將進一步提升。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開行已累計向非洲近500個項目提供投融資超過500億美元,并已在非洲設立1個代表處及13個國別工作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