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近日工信部公布2018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名單,共有99個項目入圍,其中22個同時為人工智能應用試點示范項目。
核心觀點
近日工信部公布2018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名單,共有99個項目入圍。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是國家為推動《中國制造2025》總體規劃,重點圍繞離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等五種智能制造模式對相關企業進行評價。從項目數量來看,2015-2018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數量為46、63、98和99個,合計示范項目數量達到306個,涉及企業233個,遠超2015年工信部提出的到2018年培育100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的規劃。從地區分布來看,試點示范項目已經覆蓋全國幾乎所有省份,從行業分布來看,傳統行業中機械、汽車及石化占比較大,鋰電、工業機器人等新興行業也位列其中。
政策密集出臺,智能制造行業前景廣闊。智能制造是中國中長期全面提升制造業競爭實力的核心引擎,發改委等部門自2015年起啟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旨在鼓勵智能制造單元、智能產線及智能工廠建設,一是有利于提升制造業生產效益,初步統計試點示范項目智能化改造前后生產效率平均提升30%以上,運營成本平均降低20%;二是有效帶動智能裝備、核心部件等產業快速增長,從2018年示范項目來看,將直接拉動工業機器人、變頻、伺服、plc、dcs等產品銷售;三是有助于向更多企業復制推廣,截止至2017年已經有19家試點示范企業實現了對105家相關企業的復制推廣。
工信部將以專項資金的方式對示范項目給予支持,根據工信部2017年發布的《2017年工業轉型升級(中國制造2025)資金(部門預算)項目指南的通知》,我們預計對2018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單個項目的平均補貼標準在3000-5000萬元左右,最高補貼標準可能會達到億元級別。因此我們估算本次對示范項目的合計補貼金額將在50億元左右。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的持續進行一是表明國家對推進智能制造及工業自動化升級改造持續進行的堅定信心,二是以專項資金的形式直接拉動智能裝備相關企業的較快增長。
投資建議與投資標的
我們認為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的持續推動表明中國自動化升級是長期主題,而要想實現工業自動化升級,設備端離不開高精密裝備,伺服系統及plc等是其核心構成,因此建議關注在伺服及plc領域有優異表現的工業自動化領先企業匯川技術(300124,買入)、信捷電氣(603416,買入)。
風險提示
宏觀經濟影響自動化改造進程;示范項目進展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