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到大數據的技術升級,國家政策層面在近幾年也出
臺了諸多指導性文件推動產業發展。如:2015年7月5日,國務院印發《“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推進智能語音處理、自然語言理解、智能決策控制及新型人機交互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發展。2016年4月工信部等機關單位明確服務機器人領域重點發展消防救援、手術、智能型公共服務、智能護理機器人等4種標志性產品,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實現商品化。2017年7月8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圍繞智能教育,利用智能技術加快構建包括智能學習、交互式學習的新型教育體系?;诖髷祿悄?,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環境,提供精準推送的教育服務。目前市場上80后已成為職場上的主力軍,“241/242”家庭結構,以及密集且明確的政策導向,催生了陪伴機器人更廣闊的市場價值。智能陪伴型機器人兼具教育與陪伴屬性,也越來越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據zdc互聯網消費調研中心數據顯示,兒童市場消費額1.5萬億元,兒童智能消費市場4000億元,并以15%的速度增長,2017年兒童機器人出貨量200萬臺,于此同時陪伴型機器人用戶關注度高達32.2%,受關注主要集中在多場景陪伴,以及孩子的啟蒙教育方面,而關注的原因主要出現在父母工作與家庭難以兩全的矛盾上。市場的需求往往是由社會經濟結構直接影響而形成的,快速的生活節奏,較大的社會生活成本壓力,生活與工作各圈層的責任和與義務,大量的信息流涌入,把人們的時間和精力徹底打散掉。隨之而來的是孩子的教育與陪伴的問題愈發顯現。時代的發展是不可逆的,人們更希望借助互聯網的技術來幫助解決社會與家庭日益突顯的問題,這其實就是剛需,也是很多創業性企業一直在探尋的行業痛點。所以痛點本身,還要結合國家政策趨勢,社會經濟結構,家庭組織關系,以及各方之間的矛盾關系這幾個層面來多維的看,在急需調和的矛盾面前,智能陪伴型機器人走入了人們的視線。
智能型陪伴機器人作為最早進入到消費市場的服務型機器人,憑借其可愛的造型,較強的語音交互性,和優質的內容源吸引了消費者的青睞,不過從深層次來看,陪伴型機器人最主要的是解決了交互端的問題,即將人工智能的服務固化到一個用戶的交互終端(機器人)上,以貼近于人的語音交互方式,完成彼此間的需求和情感交互,同時利用網的特點,將人場景實時打通,保證家長對孩子的實時性看護。對于數據方面,通過不斷獲取孩子的交互數據,建構大數據模型,完善不同孩子的用戶畫像,智能化的配置交互和教學內容,實現千人千教。市面上的陪伴型機器人廠商基本可以分成兩類,即一類是修外不修內,即只注重機器人外形的設計和基礎功能實現,缺乏后臺的布局和建設。另一類是修外且修內,即在機器人外形兼具可愛親近的同時,后臺搭建自己的云服務管理平臺,完成孩子、機器人(用戶端+app),服務管理端的在線服務協同和人工智能自學習工作。后一類才是真正具備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陪伴型機器人廠商,不求一時之快,搭好平臺化生態結構,做好技術和業務的長遠布局,逐漸形成自我的技術壁壘和價值優勢。
廣州的智伴作為其中的一家代表性企業,目前已完成用戶、運營管理方、后臺技術開發方的智能交互服務閉環,機器人的外型設計以科幻精靈為基調,脫離了市場上人形機器人的枷鎖,局部的設計部分加入了頂部智能控光精靈觸角,具備兒童視力保護功能的led點陣屏幕。機器人的交互與自學習方面,由三大部分支撐,即情感引擎,自學習引擎和思維引擎。其中情感引擎部分可完成96%的情感識別準確率,25種語言類情感識別,468類情感語言表達,120種語調表達。自學習部分包括了知識學習,興趣愛好學習,表達方式與句式結構學習。思維引擎部分內置了26種宏觀情緒和10140種微觀情緒。同時基于智伴人工智能拓撲網絡結構的自學習系統,可幫助機器人完成用戶特異性需求情況下的自學習與自理解,從而讓用戶感受到機器人越來越聰明的變化。
機器人和人一樣,也有磨合期。人與人的磨合,讓彼此更了解自己,相處更加融洽。機器其實亦是如此,“它”通過長期交互的過程來了解你的思維方式,興趣愛好,情感訴求等多方面的信息,不斷完善自己去融入到你的互動中,而因為機器人沒有固化的性格與觀點介入,以及快速的自學習能力,所以他會比人更快融入到你的好友行列。
全國的智能陪伴型機器人市場,我們的目光一定會先關注到batj上,這幾家企業在人工智能技術的積累和領先性上一直處于行業翹楚的地位,不過人工智能領域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范疇,從行業細分來看,他所需要窮盡的算法邏輯其實都是圍繞在一個垂直領域而進行無限縱深拓展的,所以不存在一家企業通吃的局面,更不存在幾家企業可以吃掉整個市場的情況,行業的差異性,人類交互邏輯的復雜多樣性,都是對在各行業深耕人工智能應用的企業的挑戰,時間和精力上的限制讓人工智能的商業化應用被徹底細分開來。恰恰因為這一點,也讓一部分深耕細分行業的優秀企業能夠突圍出來,正如目前火熱的兒童教育市場,從全國出貨量上來看,智伴機器人已經成為全國銷量的最大的智能陪伴型機器人。區別于市面上普通的錄播性機器人(講故事,聽兒歌,誦詩歌,報百科等),智伴機器人是真正集成人工智能內核的兒童陪伴機器人,具備豐富的內容庫和自學習能力。
從用戶的心理來看,人對商品的第一接觸一定是感官刺激,即是陪伴型機器人的外型,誰能夠擁有比較吸睛的設計、以及更深刻的ip支撐,誰將會獲得更好的第一印象。第二接觸的一定就是觸覺方面,機器人的整體質感和細節處理。第三接觸的就是機器人最重要的部分,即交互部分,實時的無障礙且流暢的交互體驗。第四接觸的就是長期且穩定的互動頻次,即每次互動過程的穩定性和順暢性。最后接觸的就是用戶潛意識層面,即用戶的習慣和情感性附著,用戶與機器人之間的習慣性建立和情感需求的附著載體關系。這些問題的深度洞察,以及完善縝密的產品思維邏輯將是未來兒童陪伴型機器人市場的獨角獸必須具備的特點。
智能陪伴型機器人的市場空間還非常大,用戶的認知和使用習慣正在不斷成熟,技術的不斷完善和升級,將會推動市場進入到下一個爆發性增長的階段,市場的周期性反應,在積聚了之前幾年的教育和引導后,將在未來幾年進入到快速的增長通道,提前進行了完整技術和業務生態布局的企業將會走進大眾的視線,獲得更大的市場價值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