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進一步增強,收入利潤快速增長。下半年,我國煤炭產業延續上半年發展態勢的概率仍然較大。
但平穩運行、穩中向好并不表明煤炭產業自身不存在問題。目前,我國煤炭產業發展也出現了趨緩態勢:從投資上看,增速下滑;從產量上看,出現縮量;從價格上看,出現下調。既要看到發展中還存在新困難、新問題,也要堅定信心,不能掉以輕心。為應對經濟運行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可能帶來的沖擊,努力克服持續上行壓力加大、市場有效需求不足給產業發展帶來的困難,防止已經出現的產業經濟景氣度溫和調整演變成過度調整,煤炭產業應該始終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牢牢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堅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進一步增強應對各種挑戰的韌性和防范化解風險隱患的能力。
全國市場供需總體平衡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國煤炭產業經濟景氣研究課題組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中國煤炭產業經濟景氣報告》指出,今年以來,我國宏觀經濟保持平穩向好發展態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經濟發展協調性增強,創新驅動成效突出,發展新動能快速成長,市場預期穩定向好,發展信心不斷增強。在宏觀經濟平穩向好形勢驅動下,我國煤炭產業經過溫和調整,運行態勢總體良好,全國煤炭市場供需總體平衡。從供給側看,上半年全國累計生產煤炭16.97億噸,同比增長3.9%,增速較2017年同期放緩1.1個百分點;累計進口煤炭1.46億噸,同比增長9.9%,增速較2017年同期收窄13.6個百分點。從需求側看,全國煤炭消費量約18.9億噸,同比增長3.1%,主要是受市場預期向好、高溫等影響,全社會用電總量迅速走高,電煤消耗隨之上升。
上半年,全國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為11783.4億元,同比增長5.8%,增速較2017年同期收窄31.8個百分點;累計出口煤炭236.5萬噸,同比下降55.3%,與2017年同期增速15.1%相比,大幅度降低。在煤炭供需基本平衡的形勢下,煤炭產業實現利潤總額為1564億元,同比增長18.4%,與2017年同期的斷崖式下滑形成鮮明對比;應收賬款2603.6億元,同比下降5.6%,較2017年同期增速回落9.2個百分點。
隨著全行業效益有所好轉,我國煤炭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也有所增加。上半年,我國煤炭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128.62億元,同比增長1.4%,較2017年同期增幅擴大1.2個百分點。上半年末,我國煤炭行業從業人員為329.30萬人,同比減少4.6%,較2017年同期降幅收窄3.4個百分點。
產能過剩態勢沒有改變
目前,我國煤炭供給質量提升,但煤炭產能過剩態勢沒有改變,仍面臨去產能資產處置難、企業杠桿率高、部分企業扭虧尚未脫困等難題。5月末,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66.4%,仍處于較高水平,過高的杠桿率給企業帶來經營困難、資金緊張、安全投入減少等一系列問題。因此,一方面國家要繼續堅持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另一方面煤炭企業要正確處理好去產能、保供給、穩市場的關系,多簽、簽實中長期合同。此外,煤炭企業要關注當前水電出力不斷增加,主要用戶和港口庫存水平較高,主產地和主要港口煤炭價格開始回落以及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等對市場供需的影響,及時根據市場變化調整生產安排。
近年來,我國堅持穩政策、穩供給、穩價格、穩杠桿,使陷入困境的煤炭產業擺脫困境,重燃生機。盡管目前我國煤炭行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但影響供需的不確定性因素也在增多,市場調控難度較大。一是全國電力供需結構變化較大,峰谷差快速加大。我國大中型城市zui大峰谷差占用電zui大負荷的比重接近50%,一般省份也接近40%。隨著清潔能源發電比例不斷提高,煤電受季節、極端天氣的影響越來越大,調峰壓力也在加大。二是近年來我國煤炭生產重心加速向晉陜蒙寧地區轉移,區域間煤炭調撥規模擴大,季節性短時煤炭需求波動與煤礦生產、鐵路運輸均衡性的矛盾越來越突出。
價格在合理區間波動明顯
上半年,在“中長期合同制度”和“基礎價浮動價”定價機制的共同作用下,煤炭價格處于合理區間,其中動力煤市場價格整體呈現先漲后跌,然后再次上漲后出現小幅下跌的態勢。
當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的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因素在增多,煤炭產業自身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任務艱巨。從外部環境看,隨著世界經濟增長動能減弱,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大宗商品價格也將下滑;全球債務規模創紀錄,使得債務風險系數加大;地緣政治風險,特別是美國挑起的貿易摩擦加劇,將會影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國內環境看,當前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面臨不少新情況、新問題。例如,今年以來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持續放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較2017年同期有所放緩,外貿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正轉負。
盡管如此,下半年我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不會改變,有望延續平穩較快的增長,基礎設施投資有望保持平穩,工業用電和居民用電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助推煤炭市場繼續趨好。從供應看,煤炭有效供給質量不斷提升,鐵路運能在增加,總體上煤炭市場將保持基本平衡態勢。從需求看,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越來越高,電煤需求將有所增長,但非化石能源對煤炭的替代作用也在不斷增強。
進入8月份,云貴川等長江中上游地區降雨較往年偏大,導致長江來水增加,水電增發預期迅速增強,水電對火電的替代作用將逐漸顯現,水電增速將保持在全社會用電增速之上。隨著環保檢查對煤炭主產地的影響逐漸消除,后期煤炭供應增加將是大趨勢。而煤炭中轉地北方港口在國家多項保供措施保障下,庫存總量穩步回升,有效地保障了下游迎峰度夏期間的動力煤供給,短期內國內動力煤價格或仍呈下行趨勢。
關于下半年煤價走勢,平安證券在“2018年煤炭行業半年度策略報告”中指出,時段性高需求推動動力煤價格上揚。受夏季高溫和冬季供暖需求影響,電力行業用煤需求的波動性較為顯著。一是迎峰度夏需求推動煤炭價格上漲,二是夏末秋初煤炭價格有所回調,三是隨著供暖季到來,冬儲行情或再次推升煤炭價格。
總體來看,我國動力煤需求旺盛,而供給平穩缺乏彈性,煤炭供求繼續維持緊平衡狀態,而結構性的不均衡更容易導致價格的劇烈波動。但是,由于政策的干預,煤炭價格上行的空間被封閉,預計下半年動力煤均價仍可維持在600元/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