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高鐵等基建項目加快審批多股值得關注
特高壓項目重啟,高鐵建設加快推進,多部委推出逾千億民航領域鼓勵民間投資項目清單,14省市集中推出逾8000億元民間投資項目清單……從部委到地方正在合力穩增長,一大波舉措已經在路上。
特高壓項目:涉及5條特高壓交流、5條特高壓直流和2條超高壓。據興業證券預計,本次重啟規模預計在1800億至2000億元之間。
城市軌交項目:獲批的長春和蘇州兩市建設規劃涉及投資1737億元,杭州機場軌道快線正在發改委審核。
鐵路:今年計劃新開工項目已批復23個,投資規模4033億元。
民間投資項目:最近半個月,已有四川、浙江等14地陸續推出面向民間投資推介重點領域項目清單,總投資規模超過8000億元。
⊙記者梁敏于祥明編輯林堅
特高壓項目重啟,高鐵建設加快推進,多部委推出逾千億民航領域鼓勵民間投資項目清單,14省市集中推出逾8000億元民間投資項目清單……從部委到地方正在合力穩增長,一大波舉措已經在路上。
電網、高鐵等基建項目加快審批
近期,能源、交通等基建補短板力度持續加大。
9月3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一批輸變電重點工程規劃建設工作的通知》,要在今明兩年核準開工九項重點輸變電工程,合計輸電能力5700萬千瓦。
這是特高壓項目時隔一年多以來再度重啟。此次涉及5條特高壓交流、5條特高壓直流和2條超高壓。據興業證券預計,本次重啟規模預計在1800億元至2000億元之間,創一次性審批數量的歷史紀錄。
同樣點擊重啟“按鍵”的還有城市軌道交通項目。今年8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先后批復了長春和蘇州兩市的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涉及投資1737億元。另外,杭州機場軌道快線正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核。
從最新數據來看,目前全國鐵路投資步伐也在加快。據中國鐵路總公司數據,1月至8月,全國鐵路完成投資4612億元,為年度計劃的63%,完成進度同比提高6.2個百分點。
據悉,中國鐵總還在加大項目前期工作力度,今年計劃新開工項目已批復23個,投資規模4033億元。
地方也在積極釋放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信號。比如,本周一召開的重慶市政府第24次常務會議提出,要加大高鐵建設力度,加快打通出渝高鐵大通道;安徽省日前召開了重點鐵路項目前期工作推進會,要求強力推進合新高鐵等重點鐵路項目前期工作,力爭早日開工建設。
各地競相推出民間投資項目清單
民航局將于9月27日在京召開民航領域鼓勵民間投資項目推介會,向社會推介北京新機場配套工程、呼和浩特新機場建設等項目,以吸引社會資本投資。在此之前,民航局已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出了民航領域鼓勵民間投資項目清單,預計總投資規模達1100億元。
這僅僅是部委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的一小部分。接下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各地方、有關部門,在交通能源、生態環保、社會事業等領域篩選出200個項目進行推介。
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司司長歐鴻透露,除了民航領域推介的17個項目,其他183個項目,各地正在抓緊組織推介,這項工作將在近日完成。
此外,地方也在積極行動,密集推出一批民間投資項目清單。據上證報記者粗略統計,最近半個月內,已有四川、浙江、甘肅、山東、貴州、天津、湖南、河南、黑龍江、廣東、福建、山西、青島等14省市陸續推出面向民間投資推介重點領域項目清單,總投資規模超過8000億元。
其中,四川、甘肅、貴州和青島等地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涉及投資均超過千億元。浙江、山東、湖南、山西等地投資規模都在數百億元。
從各地披露的信息來看,地方推介的項目多集中在基礎設施領域,涉及鐵路、公路、機場、生態環保、城鎮基礎設施等方面。
有分析人士表示,國務院多次強調在交通、油氣、電信等領域推介一批以民間投資為主、投資回報機制明確、商業潛力大的項目。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省份推出面向民間投資的項目清單,且有部分已推出項目清單的省份還會陸續推出第二批、第三批項目。
“穩投資”成為地方經濟工作重點
各地近期也相繼召開重大項目投資建設推進會,并強調“穩投資”的重要性。
9月6日,北京市政府召開2018年第三次區政府工作交流會議,就投資和重點項目進展情況等進行交流研討。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在會上強調,要把穩投資作為當前經濟工作的一項重點任務抓緊抓好,保持首都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良好態勢。
日前召開的黑龍江省加快重大項目投資建設推進會提出,從振興發展全局高度充分認識擴大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加快推進重大項目投資建設,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促進全省經濟穩增長調結構取得積極成效。
機構普遍預期,隨著各地基建補短板力度加大,全國基建投資增速將出現反彈。國家統計局將于本周五公布8月份主要宏觀數據,預計8月份基建投資增速將回暖,制造業投資保持穩定增長,從而帶動整體投資持穩。
中國中車(個股資料操作策略股票診斷)
中國中車:主業向好業績穩健
中國中車601766
研究機構:東北證券分析師:劉軍,邰桂龍撰寫日期:2018-08-31
公司公告:公司發布2018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62.91億元,同比下降2.73%
,其中第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33.68億元,同比下降3.19%;實現歸母凈利潤41.18億元,同比增長12.16%;扣非凈利潤33.63億元,同比增長7.43%。其中,第二季度歸母凈利潤28.47億元,同比增長12.98%;扣非凈利潤23.52億元,同比增長6.86%。收入同比下滑,公司經營改善,凈利潤同比增長。報告期公司收入同比下滑2.73%,但是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2.16%,主要原因在于盡管公司現代服務板塊和城軌板塊收入同比下滑36.01%和4.53%,但是占比總收入51.93%的鐵路裝備板塊收入同比增長5.63%的同時,毛利率同比增加0.93個百分點,全業務板塊綜合毛利率提升1.23個百分點,同時公司期間費用率同比下降4.29個百分點。
鐵路裝備板塊收入與毛利率齊增長,現代服務板塊收入下滑但毛利率增加。鐵路裝備收入同比增長5.63%,毛利率同比增加0.93個百分點,主要是動車組等主要產品銷量增加所致;其中,機車業務收入92.03億元(+11.9%),客車業務收入20.32億元(+2.9%),動車組業務收入249.49億元(+20.5%),貨車業務收入86.23億元(-25.2%)。現代服務業務的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36.01%,主要是本期公司主動調整業務結構,縮減物流業務規模所致。
期間費用率同比下降,增厚凈利潤。2018年上半年公司銷售費用率為2.91%,同比降低0.26個百分點;管理費用率為6.97%,同比降低4.21個百分點;財務費用率為0.89%,同比增加0.18個百分點。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同比下降,南北車整合后資源在持續整合,未來繼續改善,體現在期間費用率上將繼續下降,協同效應漸顯。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基建預期加強,軌交龍頭中車確定性受益,預計2018-2020年公司EPS為0.42/0.52/0.59元,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鐵路裝備采購價格過低;基建低于預期;系統性風險。
中國鐵建(個股資料操作策略股票診斷)
中國鐵建:業績亮眼訂單充沛有望受益于基建補短板
中國鐵建601186
研究機構:國信證券分析師:周松撰寫日期:2018-09-05
主業穩健,海外訂單高增長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89.81億,同比增長6.9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0.09億,同比增長22.78%,業績略超預期。主營業務工程承包增長穩健,完成營收2671.85億,同比增長5.78%,占總營收比重為86.47%;房地產、勘察設計、工業制造等其他業務收入占比在逐步提升,業務結構進一步優化。公司新簽訂單6090.29億,同比增長10.39%,其中海外業務新簽訂單688.51億元,同比增長52.74%。目前公司在手的未完成合同達26132.05億,是2017年營業收入的3.84倍,訂單充足業績有保障。
凈利率提升,負債水平持續改善
公司2018年上半年毛利率為9.70%,同比提升0.86pct;凈利率為2.88%,同比提升0.49pct。毛利率提升主要是因為毛利率較高的設計、房地產等業務占比上升。期間費用率下降1.42pct至3.88%,其中管理費用率下降1.64pct至2.56%,財務費用率上升0.22pct至0.68%;銷售費用率為0.64%,與去年同期持平。資產負債率為77.76%,相對年初下降0.5pct;速動比率為0.93倍,相比年初提升30.99%。公司通過降杠桿清存貨,有效提升了償債能力。凈利潤增長提速
公司去年Q3、Q4和今年Q1、Q2分別完成營收1714.24億、2205.97億、1316.49億、1773.32億,分別同比增長9.08%、7.38%、6.97%、6.89%;實現凈利潤40.06億、55.28億、34.22億、45.87億,分別同比增長21.34%、13.37%、18.86%和25.87%。Q2凈利潤增長有所提速。
可續期公司債順利發行,基建巨頭受益基建補短板
公司上半年成功發行了三期可續期公司債券,總共募集資金70億元,目前2016年獲批的該項債券額度已經全部發行完畢。近期國常會和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基建補短板后,貨幣政策逐漸寬松,融資環境有望改善,公司將直接受益基建補短板下的投資回暖和流動性釋放,預計未來訂單和業績將會持續回升。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公司18-20年EPS為1.37/1.53/1.65元,對應PE分別為7.6/6.8/6.3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應收賬款壞賬,基建投資增速放緩等。
石化機械(個股資料操作策略股票診斷)
石化機械:中石化旗下受益國家能源安全油服板塊性大機會
石化機械000852
研究機構:中泰證券分析師:王華君撰寫日期:2018-08-15
石化機械:中石化旗下,受益國家能源安全、油服板塊性大機會
石化機械是中國石化旗下唯一的油氣技術裝備研發、制造、技術服務企業,是油氣裝備龍頭企業。公司3大主要業務:石油機械、鉆頭鉆具和油氣管道。
油服:板塊性大機會;從國家能源安全視角,油氣增產、油服趨勢向上
戰略看好油服,2018-2020年趨勢向上。據中石油、中海油官網報道:近日中石油、中海油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提升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以保證國家能源安全等工作。我國油氣缺口持續擴大,原油和天然氣缺口分別近70%、40%,進口依存度高。全球油氣供需形勢等綜合因素使油服有望迎板塊性大機會。
原油價格回暖。2017年全球勘探開發支同比增加7.3%,結束了2014年以來的持續大幅萎縮。國內“三桶油”2018年資本支出計劃中,勘探開發資本支出合計達2861-2961億元,同比增長18%-22%。2018-2020景氣向上!
中石化:2018年油氣勘探開發計劃提升55%;石化機械有望率先受益
2018年中石化資本支出計劃1170億元(+18%),其中油氣勘探開發支出計劃達485億元(+55%)。2018年計劃中勘探開發支出占比達42%(2017年為32%,為近年最低水平),可見中石化對勘探開發重視程度大幅提高。
石化機械:2018年業績拐點有望逐步顯現,2019-2020年業績彈性大
2017年公司實現營收40億元,同比增長16%,結束了連續3年下降的趨勢,實現歸母凈利潤940萬元,較2016年8.3億元虧損實現扭虧。公司預計2018H1虧損8000-8500萬元,較去年同期1.6億元虧損實現較大幅度減虧,預計2018年有望實現業績大幅提升。
石化機械:增長亮點--受益頁巖氣開采潛力大,公司壓裂設備空間廣闊
我國頁巖氣儲量全球第一,2017年,我國頁巖氣產量達90億立方米,僅占天然氣總產量的6%,開采潛力大。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頁巖氣發展規劃(2016-2020年)》,2020年要實現頁巖氣產量300億立方米的目標。較高的頁巖氣產量目標有望推動壓裂設備等裝備需求大量釋放,石化機械旗下四機公司與杰瑞股份為我國壓裂設備雙巨頭,有望受益頁巖氣增產需求。
投資建議:公司為中石化旗下唯一油氣裝備企業,受油價回升與國家能源安全因素驅動,我們認為公司盈利趨勢向好,業績彈性較大。我們預計2018-2020年,公司營收為52/61/69億元;凈利潤為1.14/1.90/2.47億元,同比增長1107%/68%/30%。EPS為0.19/0.32/0.41元,對應PE為45X/27X/21X。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油價低位運行風險;閑置油氣田裝備涌入市場造成競爭惡化的風險;海外業務面臨地緣政治、匯率波動影響的風險。
碧水源(個股資料操作策略股票診斷)
碧水源:工程訂單穩健增長扣非業績增速10%
碧水源300070
研究機構:西南證券分析師:王穎婷,濮陽撰寫日期:2018-08-14
事件:公司公布2018年中報,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38.5億元,同比增長33.1%;歸母凈利潤3.7億元,同比下降31.6%;扣非歸母凈利潤約為3.5億元,同比增長10.2%。
2018年上半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結構。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3.7億元,同比下降31.6%,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去年同期處置盈德氣體及分步收購北京良業在合并日重置原持有股份的公允價值,合計非經常損益達到2.1億元。從收入結構來看,環保整體解決方案收入20.8億元,同比增長34.1%,毛利率下降2.2個百分點至34.4%;凈水器銷售收入1.1億元,同比增長5.9%,毛利率43.7%;城市光環境解決方案收入11.6億元,同比增長743.2%,毛利率44.5%;市政工程收入5.1億元,同比下降54%,毛利率為9.8%與上期基本持平。l
2018年上半年工程、特許經營訂單同比增長29%、12%,保持較快增速。2018年上半年,新增工程類訂單110筆,總金額144.9億元,同比增長29%;新增特許經營類訂單共29筆,總金額165億元,同比增長12%。
膜技術處理走向成熟,發力雄安生態建設,公司MBR技術全國總處理規模超過2000萬噸/日,萬噸級膜法水處理工程項目共154項,已覆蓋全國25個省市,總處理規模達到1041.5萬噸/日,2018年1月22日,碧水源合資子公司獲得核準,正式宣告在雄安新區獲批開業,公司在雄安新區的系列布局快速啟動。
注重內在核心技術,拓展外延環保業務,公司與清華大學合作項目“膜集成城鎮污水深度凈化技術與工程應用”獲頒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此次獲獎,體現了公司的技術研發實力,有助于提升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與此同時,公司通過收購股權拓展外延至危廢處置、光環境治理、農村環境治理及環境監測等多元領域,公司的綜合服務水平與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考慮除權后,國開行的定增股價為17.01元/股,相對目前股價較高。2015年8月15日,公司完成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62.3億元,其中國家開發銀行旗下的子公司國開創新資本有限責任公司以54.3億元占有碧水源10.5%的股份,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此舉是國開行第一次股權投資水務領域,開創了行業先例。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2018-2020年EPS分別為1.05元、1.36元、1.66元;2018年中報增速略微放緩,下調至“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工程進度或低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