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MBA智庫創始人倪其孔受邀清華大學、水木清華校友基金進行創業分享。作為創投、創業領域名家,MBA智庫創始人倪其孔走上清華大學講臺《創業導引—與名家面對面》,與清華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在分享課上,MBA智庫倪其孔講述了自己的創業經歷,為擁抱創業想法的學生帶來了啟發教育。
以下內容經MBA智庫精編整理:
親愛的清華大學的同學們、創業者們,大家晚上好!我是來自MBA智庫的倪其孔,很高興受水木清華校友基金的邀請來這里和大家分享,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過往的創業經歷和感悟。我的人生座右銘是“專注將一件事做到極致”,這是人生態度,也是成功的奧秘。
下面分享我創業初期的小故事:
第一次創業是2000年畢業那年,那時單純不想找工作,我就搭伙創業從事定制軟件開發。因軟件開發必須要用到電腦,加上剛畢業沒錢,當時只能幾個人以每月300元的價格在網吧租下電腦開發軟件。
我記得當時的工作狀態是,白天到企業做需求調研,晚上回到網吧連夜寫代碼。當網吧里其他人玩著《紅色警戒》在火熱的廝殺時,而我就在角落里默默敲著代碼,經常一寫就寫到了深夜。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因為程序上的一個算法問題,我對著電腦發呆了兩天,一行代碼也沒寫,之后對著鏡子才發現,竟然白了一撮頭發。那時候我才相信“一夜白頭”是真實存在的。除了經驗不足之外,由于軟件開發周期較長,資金的運轉問題成了我創業路上最大的困擾,在堅持近一年之后,我最終選擇了放棄。
放棄創業之后,我選擇了去企業做產品研發的工作,面對愜意的工作狀態,我內心總感覺缺點什么。于是在2006年,我又跟同學思考創業項目。
“為什么選擇MBA智庫這個項目?”這是每個新朋友都會問我的問題。
其實在2000年以后,整個中國的中小企業都面臨管理升級的問題,他們對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培訓需求是非常強烈的;同時互聯網上關于經濟管理方面的知識卻又是相對匱乏的。因此就萌生了借助互聯網力量,搭建一個覆蓋經管領域理論知識庫的想法,基本思路是以內容獲取流量。
“租最便宜的房子,招最少的員工,加最長的班”、“預計三年不盈利”,就這樣我開始了第二次創業。剛開始我們團隊眾人嘗盡了各種辦法,為了發展種子用戶,甚至是拿著印有MBA智庫網站信息的書簽,塞遍了廈門大大小小的書店。
MBA智庫倪其孔
創業的意義,在對社會有貢獻的事業中實現自我的價值
這里給同學們講個小故事,有一個人養的一條魚死了,悲傷不已,他想把它火葬,然后把魚灰撒回大海,讓它回到母親的懷抱,誰知道越烤越香,后來他就買了瓶啤酒,很多事情,走著走著就忘了初衷。
我當時創業的初心就是將MBA智庫打造成一個管理者的專業學習成長平臺,以此推動管理理論知識的傳播和普及,幫助企業管理者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增強經營管理能力。對我自己來說創業的意義就是一定要在對社會有貢獻的事業中實現自我的價值。
創業十多年來,經歷了非常多的挑戰,但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還是來自價值觀的抉擇。
在MBA智庫發展最困難的時期,有人給出建議是:可以賣條目去變現,給出的數目相當有吸引力。說實話,當時我們多少有點猶豫,因為那時我們的錢也燒得差不多了,但猶豫再三,我們還是堅守住了原則,在“百科”的內容建設上,堅決不涉入廣告。因此我們內部就定下了“網站可以商業化,但內容絕對不行”的共識。
領導者的利他之心影響著企業的經營
創業多年下來,我發現事業的目的和意義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就是成就自己,通過創業實現個人名利上的成就,以及良好的財富回報,能給家人帶來物質幸福等,這是大部分創業者一開始的目的。
第二個層次是支持伙伴,這個伙伴指的是我們的合伙人、員工,我們是否有愿力和有能力領著這幫人一起取得成就,為他們的幸福著想。
第三個層次就是奉獻社會,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世界。
另外經營企業可以具備的三種力量,我把它分為自力、他力和宇宙力。
自力就是經營者自身具備的能力和素質,這是事業成功的必要條件。
他力來自于你的得力副手、搭擋和全體員工,他們的能力如何,以及是否同心同德決定著他力的力量大小。
還有一個是宇宙之力、自然之力,如果能夠借到這種“能力”,幸運就會光臨,企業就會風生水起。
所以當我們真正將事業的目的和意義上升到哪一層次時,你就會對應的得到哪種力量。當然,這個目的和意義不能停留在嘴上,掛在墻上,而是真正進入我們的內心,落到我們的行動上。
創業多年后,我也發現企業經營取決于領導者的格局,而影響領導者格局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領導者的利他之心。創業者想從事業第一層向上提升,創業者的心性必須提升,利他之心也會隨之增加。
MBA智庫創始人倪其孔走上清華大學講臺《創業導引—與名家面對面》
堅守初心下,持續創新
對于創業的初心,我們時刻在反省。當然,堅守價值觀不代表我們一成不變,在堅守初心的前提下我們持續創新。
在迎來移動互聯網時代,針對網友對音視頻的需求偏好,我們開始推出了百科的升級版,我們將邀請經管領域的專家大咖,針對各自擅長的領域知識點,制作3、5分鐘,通俗易懂的語音內容,匯集起來構筑語音版的經管百科。這是一個漫長的工程,但是會特別有意義。
目前MBA智庫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誕生了百科、文檔、資訊、自媒體、幫幫、商學院、課堂和培訓八大板塊。雖然各板塊相對獨立,但整體上都圍繞著創建管理者的學習成長平臺這個目標。
在知識經濟中,產品可分成內容,媒體和教育三種形態。
我們的百科、文檔就是內容板塊,這個板塊的特點就是內容可持續積累,用戶的需求明確,競爭力就在內容規模;
而資訊和自媒體就屬于媒體板塊,它的特點是內容傳播速度快、面廣,用戶主動閱讀,內容即時性高,競爭力在用戶規模;
幫幫、商學院、課堂、培訓都屬于教育板塊,它是屬于將知識賦于用戶的過程,競爭力就在于用戶與知識之間關系的深度。
三種形態各有其特點,創造競爭力的突破點也不一樣。綜觀所有的知識經濟創業項目,都是從一個板塊切入,做深做強,然后再延長到其他板塊。未來也會越來越呈現出三種形態融合的發展方向。
“教育是可以干一輩子的事業”
網上有人將新中國成立后這幾十年分成幾個階段,82年改革開放前為政治發展30年,主要關注的是意識形態,改革開放后是經濟發展30年,主要關注的是賺錢,而接下來的30年應該會是文化發展的30年,而在文化發展的年代,教育會成為重中之重。所以我覺得教育是可以干一輩子的事業。
MBA智庫創始人倪其孔走上清華大學講臺《創業導引—與名家面對面》
在場清華大學的學生們,你們的能務和素質是全國范圍內的姣姣者,我相信未來肯定有很多人會投身創業。雖然說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但要知道風停了摔下來都是豬。我給大家的建議是:根據行業發展大勢,選擇一項自己擅長又愿意沉下心的事業來做,然后持續做深、做強,而不要單純地去追風口,相信我們一定能實現夢想。
最后,作為清華大學的同學們,未來你們一定會成為行業的引領者,期待大家能以“作為人,何謂正確?”作為事物判斷基準,做一個有靈魂的民族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