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是用以檢出、測量、觀察、計算各種物理量、物質成分、物性參數等的器具或設備。真空檢漏儀、壓力表、測長儀、顯微鏡、乘法器等均屬于儀器儀表。
經過十年來的發展,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少數產品接近或達到當前國際水平,許多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工業自動化儀表及控制系統品種系列較全,為國家重點大型工程配套能力大大提高。
一般的產品,如常用測溫儀表、測壓儀表、顯示儀表、傳統流量儀表和簡易調節儀表等,國內企業能夠掌握核心技術,可以自行提升和開發新產品,產品可滿足國內需要,并有出口。
行業規模不斷擴大,生產高速增長,工業總產值更是翻了三番多,年均增長24.27%;效益水平持續提高,2010年利潤總額為2000年的近12倍,年均增長28.12%;行業出口能力不斷提升,出貨值十年翻了三番,年均增長23.11%。近年來,通過自主創新,取得了一批較高水平的科研和產品成果。主要包括色譜儀器、光譜儀器、電化學儀器、研究型光學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電子天平、離心機、電子萬能試驗機、超聲波探傷機、X射線探傷機、電子經緯儀、電測儀器等。
有些產品的技術水平接近或達到當前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我國儀器儀表產業雖然發展迅速,但暴露的問題也較多,阻礙了產業產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步伐,在此背景下全行業應努力實現產業轉型,提高研發力度,同時也希望國家加大對儀器儀表工業的重視和支持,協商并給予必要的扶植政策。
制約電力儀器儀表發展的因素
我國的電力儀器儀表的發展特別的迅速,現在已經形成了種類比較豐富的產品部門,銷量也在不斷的增長。
早在2006年的時候,我國就已然成為電力測試設備出口大國,但是行業發展依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究竟是那些因素制約著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呢。
創新能力提升慢。目前,我國先進的儀器儀表絕大多數依靠進口,但是國外最先進的儀器儀表產品一般都是在實驗室里自行研制,市面上無法買到。如果要進行第一流的科技創新活動,就受到了技術局限。
企業規模及素質制約行業發展。儀器儀表這幾天雖然取得了高位發展,但是受“GDP”影響,企業一味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產品技術創新、產品質量,是行業發展存在著很多不健康的發展因素。儀控技術是發達國家保持優勢的重要陣地。中國儀器儀表行業要趕超發達國家,必須從源頭上做起。加強自主創新,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以優質的產品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我國已步入儀器儀表生產大國行業,通過多年發展已具備了相當的產業規模,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貿易形勢,我國儀器儀表行業應牢牢抓住發展的戰略優勢期,本著“創新優先、重點突破、技術融合、夯實基礎、多元投入”的原則,布局符合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規劃。
我國儀器儀表產業10年狀況回顧
經過幾十年來,特別是近十年來的建設與發展,我國儀器儀表已經初步形成產品門類品種比較齊全,具有一定生產規模和開發能力的產業體系,成為亞洲除日本以外第二大儀器儀表生產國。下面我們回顧下我國10年之前的
儀器儀表產業的情況,據不完全統計,年產值低于 500 萬元的企業未列入統計,部分軍工企業和產品未列入統計, 2003 年我國儀器儀表生產企業總數 2232 個,工業總產值 970 億元,銷售收入 921 億元;包括醫療儀器,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均突破 1000 億元。其中,工業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企業總數 620 個,工業總產值 285 億元,銷售收入 282 億元;分別占儀器儀表全行業 28 %、 28.5 %和 29 %??茖W儀器企業總數 525 個,工業總產值 263 億元,銷售收入 251 億元,各項數據大約都占全行業 25 %左右。電子與電工測量儀器企業總數 285 個,工業總產值 148 億元,銷售收入 147 億元,分別占全行業 13 %、 14 %和 14.6 %。其他各類儀器儀表企業總數、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占全行業不足 34 %。
“九五”以來,我國儀器儀表發展很快,形勢很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儀器儀表行業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年平均增長率超過 12 %, 2003 年同比 2002 年增長率達到 26.2 %和 25.4 %。據對國內 30 余家分析儀器廠家統計表明, 2002 年銷售總額約 10.4 億元, 2003 年銷售總額增長 40 %,預計 2004 年還將繼續增長 40 %,達到 20 億元。
2 、一批技術先進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不斷涌現。特別是國產工業控制系統 DCS 水平顯著提高,已經承接 30 萬千瓦發電機組 60 套,一半投入運行良好,并在 60 萬千瓦發電機組新建工程國際招標中標,充分具備了國際競爭能力。橫河川儀公司生產的中高檔壓力 / 差壓變送器年產量突破 7 萬臺,進入世界前 10 名??茖W儀器中,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如微波等離子體炬光譜議、微型電動色譜系統、毛細管電泳—電化學發光檢測儀等,正在跨入國際先進行列。
3 、儀器儀表產品進出口貿易迅速增長, 2003 年進出口總額達 121 億美元,出口 29.5 億美元,同比 2002 年增長 52.6 %。出口產品中已經包含有技術含量較高的工業控制系統和精密科學儀器。 2002 年我國出口的物理和化學分析用儀器總值為 0.32 億美圓,僅為美國出口的 1 %,而 2003 年該儀器出口總值躍升為 1.25 億美圓,年增長 291 %,達到美國出口的 3.3 %。中低端數字萬用表出口占據世界市場 60 %份額,出口國家不只限定亞洲、非洲、許多產品已經進入歐美市場。
4 、我國儀器儀表企業體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三資企業的迅速發展和民營企業的很快崛起,已經成為儀器儀表產業的主體。 2003 年,三資企業銷售收入占全行業 40 %以上,利潤占全行業 53.6 %,民營企業緊隨其后,而且加大了投資力度,如正泰集團投資 1 億元進入工業自動化儀表行業,時代集團兼并了全國最大的試驗機企業濟南試金集團。浙江中控技術(集團)公司、上海新華控制技術公司和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公司 3 家民營企業已經發展成為我國最有實力的工業控制系統公司,年銷售收入均超過 5 億元,而且發展勢頭很好。
應當清醒地看到,雖然我國儀器儀表產業有了較大的發展,但還遠遠不能滿足國民經濟、科學研究、國防建設以及社會發展等各個方面日益增長的迫切需求。我國儀器儀表產品大部分屬于中低端產品,技術水平相當于 20 世紀 90 年代初中期國際水平,高端大型儀器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2003 年我國儀器儀表進口總額 91.5 億美元,相當于國內全行業總產值 73 %,除去出口部分,我國國產儀器儀表大約只占據國內市場 51.4 %的份額,缺口高達一半。當然這是就市場銷售總額而言,但反映出的現狀卻是嚴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