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載自:玲說職場人生 (coveycareer)
我是Ling, 80后,現居荷蘭。曾供職于巴黎銀行,荷蘭銀行,目前是歐洲20強金融集團(14000 員工)唯一中國背景的高級項目總監?,F實的理想主義者,夢想幫助更多人加速成長。
上周末受邀參加一個非正式聚會,參加的大部分是荷蘭各大公司的高管,其中不少是老熟人,所以大家放開了聊。段子巨多,一位資深人力資源主管對一種人的評價讓全場笑翻:
There is such type of person you don't want Build further contact: she/he wants to know everything; she/he doesn't want to Share anything; she/he contributes nothing.
(對這種人避而遠之:她/她想知道所有的信息,但從不分享任何信息資源,也不帶來任何價值)。
你是否也遇到過這樣的人呢?你會愿意和這樣的人深交嗎?大家一笑爾之的后揭示了建立有效人脈的關鍵:
想要和誰建立關系,那么得先問問自己,我拿什么身份,讓自己成為別人值得交往的對象。
01 對“人脈”的誤解
所有人都知道在商業社會和職場人脈的重要性,網絡上也充斥著各種大師教你怎么成功:《高情商朋友圈人脈課:從月入3千到5萬》; 《怎樣成為人脈管理的高手》;《黃金人脈,發掘你身邊的隱形財富》等等。先不說國內網上大部分付費課程都是包裝常識,販賣焦慮。我最擔心的是給年輕人灌輸錯誤的“人脈觀”:
所謂的”人脈“,就是要”設法結識對我有幫助的人“, 將人脈經營窄化成認識比自己段數高的人,成功人士,說白了就是想從別人身上得到好處,有價值的信息,幫助自己功成名就。
以前看”非你莫屬“招聘節目里有些應聘者會經常給現場老板們發短信,發郵件,想通過這種方式打動對方,得到心儀的工作。而現實情況是,你在發短信的同時有成百上千的人同時想得到他們的關注。就算拿到馬云的手機號碼能算的上是”你的人脈’嗎?
其實,這種功利性的出發點,正是扼殺個人人脈的致命因素。就像開頭那個高管的話,帶著這種目的人,稍微有點段數的人一眼就能摸清你幾斤幾兩,人家心里已經給你貼了”避免進一步接觸“的標簽。
那什么是”人脈“的正確定義呢?
能和自己相互交換情報,為彼此介紹他人,并懂得互相激勵并共同追求成長的伙伴。
02 讓自己成為“貴人”
與其盤算著“希望認識誰”,不如 “以希望被誰認識” 成為出發點,讓“貴人”渴望接近你,和你成為朋友。因此,建立人脈的首要點,就是先找到自己價值所在,打造個人品牌。
說個我自己的故事吧,我懷孕五個月跳槽的經歷也算是開了業界先河。當時懷孕不久,幾乎每周都要出差去巴黎或者倫敦。長期來說當時的工作不去巴黎總部也沒有什么前景,而且要融入巴黎商界不說法語肯定不行,我并沒有學習新語言的打算。這對我來說是個困局也沒有精力去改變現狀。
某天接到很久沒聯系的前同事電話,他從別的途徑聽說了我的情形,立刻伸出橄欖枝,力邀我加入。offer很誘人,但我還是如實說了我懷孕的情況,他說這不是問題,這邊急切地需要你,來吧。
我加入后立馬接手了一個處于困境的項目,用了3個月時間扭轉形勢讓項目進入正軌,順利地在休產假前把嚴重影響整個戰略推進的“硬石頭”解決了。
我不是超人,能有魔力化解所有危機;也不是一個不服責任的媽媽,在孕期接高壓的項目;這位前同事(現在是事業上強有力的伙伴)也不是亂來,隨便招一個熟人來擔當關鍵戰略項目的負責人。這個雙贏的關系中關鍵是我為他帶來了價值(他清楚地了解我的能力),同樣我也得到了應有的回報(我了解自己能干什么,能承受什么樣的壓力)。
所以,一無所有的人想要建立人脈,可謂癡人說夢。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強項,“提供除自己以外,別人無法提供的價值”。這種自我價值可以是一項技能,知識,能力或者訊息,也可以是現有的人脈。只要在關鍵時期能為他人做出貢獻,而對方也能適實給予回報,彼此就處于各取所需的雙贏狀態。
03“你是誰”比“你認識誰”更重要
現在的人脈課程都是教你怎么去結識和維護更多能夠幫助到你的人。我一個EMBA在讀的同事說了一句實話:“帶著結識更多更高層次人脈的目的去讀EMBA,發現里面所有的人都報有同樣的目的,所以沒”資本“的人永遠是處于鄙視鏈低端。"
所以人脈的關鍵并不是你認識了多少人,你的Linkedin和微信上有多少朋友,更重要的是:
- 我是誰?
- 我知道什么?
- 我們被認為是什么樣的人?
當我們被認定是什么樣的人時,對方才會根據他對我們的認知,介紹什么樣的機會給我們。 對方一定是認為我們是值得幫助的人,或者認為我們的能力是不會讓他丟臉的人,才可能給我們機會的。所以認識又怎么樣,最重要的是你是什么樣的人而不是單純的你認識了誰。 只想追逐人脈會讓自己看起來淺薄而功利,把欲望都寫在臉上,這會提高別人對我們的戒心,反而無法與人建立有用的關系,過分的精明反而毀掉別人對我們的信任。 我見過的所有有成就的人,都是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過程中,順便賺到了人際關系;從來沒有見到誰為了建立人脈而順便結交了朋友。
有些話,有些事,說的人,做的人不一樣,份量就不一樣。因為重要的是「你是誰」!
所以??!別急著要建立什么人脈,先想想你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比較重要,然后,努力去做你想成為的人。當你成為了你想成為的人,該來看你的人都會來看你,所有你需要的人脈都會在你努力的過程里逐一的出現。
我已經開放一對一教練式咨詢,和你一起發掘打造個人品牌,職場核心能力,溝通技巧。相信我的伙伴請加個人微信(hongling1114), 期待與你相識。